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毕竟,他一个穿越来的,跟这身子骨的原主本就不是一路人,自然不会走原主的老路。
要不是知道再过几年就起风了!
念书这条路走不通,他指定跟上辈子一样,一路读到博士才算完.
可这年头不一样!
五十年代的大学还没博士学位呢,博士培养那都是后来的事儿。
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在今后才逐步建立!
如种花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博士,还要等到1982年才会出现。
也正因为这个。
刘光奇才没死磕学历,在这个年代踏踏实实过日子,和光同尘也挺好。
吃完饭。
刘光奇没跟刘海中瞎聊,洗了把澡就躺炕上琢磨开了:
“从助理工程师晋升为工程师……”
“门槛可不低,首先就是需要3-5年工作经验,晋升的核心标准,是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这些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就是这个工作资历……”
“不好办啊!”
正如刘光奇所想的那样。
哪怕是在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人才稀缺的年代,工程师也不是想考就能考的。
光是熬资历这一步!
就不知道要用多少年时间来跨越,而且这个时代的工程师平定,更注重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研究。
……
……
“机械技术研发处,也就这样了!”
“或许,我可以提前将后世一些简单又有用的东西,制造出来,来破格晋升?”
“比如……发热元件?”
正犯愁间。
刘光奇忽然想起个事儿,眼睛顿时就亮了——
对啊!发热元件!
这玩意。
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不得不说,通过发热元件,可以制造出不少的加热产品。
特别是在北方。
北方的冬天要是能有这些加热产品,那日子可就舒坦多了。
退一万步讲。
这东西造出来,连带的就是一系列的加热产品,就算国内寻常家庭用不上,拿去出口赚外汇也是好的。
刘光奇没记错的话。
这玩意,首次制成于1961年,自己貌似可以让它提前出现。
正好。
自己本来就在工业部的机械技术研发处,有着天然的工作便利。
想到这里。
刘光奇的眼睛瞬间一亮。
重活一世!
穿越到这样一个年代。
要是像那些四合院同人小说一样,只将精力,放在四合院的家长里短,整治众禽上面……
那这辈子,跟白活了有什么区别?!
……
……
转眼。
又是新的一天!
吃完早饭后,刘光奇便是向工业部赶去了。
第二机械厂的镗床都修好了,今天没什么任务,刘光奇只需要将两个机床的维修指导说明书,重新翻译一份,做个留档保存就行。
“光齐,你来了?”
“这是组长拿来的维修指导说明书,你抽空把他翻译就行。”
组里的同事一见到刘光奇,也是热情的不得了。
显然。
昨天那一手露得漂亮,让他在组里攒了不少人缘。
最重要的是……
通过昨天第二机械厂的问题,让一众同事们,也意识到刘光奇这个助理工程师,是真有能力。
现场解决问题,那些比老工程师还利索!
特别是那一手毛熊语翻译。
堪比活教材!
这样有本事的人,打好关系肯定不亏。
刘光奇这边。
对于一众同事们的交好,则是照单全收,回以热情和微笑。
把自己的人设给立起来!
随后,坐到自己办公桌前的刘光奇,则是逐渐进入工作状态。
早点弄完早结束!
接着才能腾出手来,琢磨发热元件的事儿。
……
……
一整个上午!
刘光奇几乎没起过身,忙忙碌碌了几个小时,总算是将维修指导说明书的留档搞定了。
弄好后。
刘光奇立刻拿给王建国道:“组长,弄好了!”
“昨天给第二机械厂的维修指导说明书,我全部写下来,而且这一版里面,还有机床的拆卸方式……”
“你看看觉得怎么样?”
王建国接过资料,仔细看了一下,很快便认可的点头:“这活儿干得漂亮!”
“不光写得细,连配图都解释得明明白白。”
饶是他也不得不承认。
刘光奇这份维修指导说明书,不仅描述的十分详细,还将例图解释的很透彻。
这样一来。
以后其他下属单位厂的同型号的镗床,本厂技术科的技术员完全能够自主搞定。
直接提高了整体的效率!
看完后,王建国直接称赞起了刘光奇道:
“光齐同志,你这专业水准,怕是不止助理工程师了,估计评上工程师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吧?”
“还得熬几年资历呢。”刘光奇笑了笑,“您满意就行。”
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刘光奇也能感觉到,王建国这人其实挺好说话。
没什么大架子,也没有那么多的排挤和算计。
……
这么想着。
刘光奇也是趁机问道:“组长,我最近想研究一些元件,咱们研发处能弄到电阻线和金属片吗?”
“电阻线和金属片?你要这些干什么?”
王建国愣了愣:“这玩意,好像是电工才会用到的东西吧?”
虽然他不是主攻电力的,但作为机械研究处这块的,他还是知道这些材料是干什么的。
只是不清楚刘光奇打算拿来做什么。
索性。
刘光奇也是开口解释道:“这不之前上大学的时候,就瞎琢磨过。”
“咱北方的冬天太冷了!”
“就寻思着能不能弄个能发热的小玩意儿,现在分到咱们研发处,就想试试能不能,捣鼓个发热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