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他这话半真半假!
既没瞎吹,又透着股年轻人该有的闯劲。
王建国一听,眼睛当时就亮了:“发热元件?这想法不错啊!”
能做到他这个位置的,不然不是外行。
于是……
越琢磨,王建国越觉得有搞头。
“你小子,倒是有想法!不过咱搞研究的,就得有这股子钻劲儿。”
听见王建国这么说。
刘光奇心里头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却不动声色:“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要不试试看?”
“试!尽管试!”
…….
第21章 材料到位!外汇和毛熊市场!
“缺啥材料你尽管吱声!”
“研发处库里有的,你随便挑;库里没有的,我立马让人去直属厂给您调去!”
“还有……你要的那电阻线、金属片是吧?”
“我这就给配件科打电话,让他们赶紧给你送最好的过来!”
王建国这嘴跟打机关枪似的。
噼里啪啦说个不停。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对刘光奇搞的发热元件研究,那是打心眼儿里感兴趣.
当然。
最主要的原因——
还是昨天第二机械厂的事情,让他彻底明白过来,自己这研发处啊,真是捡着宝了!
特殊人才,就得有特殊待遇!
甚至。
都不用刘光奇多说什么……
他就已经抄起桌上的电话,咔哒咔哒拨了个号码,对着听筒就是吩咐上了:
“老周,给我送点电阻线和金属片过来。”
“对,要最厚实的那种,我们研发处有同志搞新项目用……对,越快越好,别耽误了事儿!”
挂了电话。
王建国更是冲刘光奇挤挤眼:“等着吧,最多半小时就送到。”
“光齐同志,我还是那句话。”
“你要是真能把这发热元件弄出来,我给你往司长那儿报,弄好了说不定还能整个新项目,到时候给你请功!”
闻言。
刘光奇心里头那叫一个熨帖。
谁说穿越了,就要遭遇各种不公,面对各种打压式成长?
看看自己处室这组长?
什么叫格局?
这一刻,他忽然发现,走廊里挂着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标语,在王建国的身上具象化了。
刘光奇心中一阵感慨之余!
嘴上却客客气气:“那先谢谢您给这机会了,组长。”
“谢啥,都是为了搞建设。”
王建国摆摆手,从抽屉里翻出把钥匙:“既然你要搞研发,那隔壁那间空办公室暂时借给你用……”
“里头有张旧工作台,正好摆弄这些零碎。”
“要是需要电工搭把手,跟我说一声,我从部里的电工班,给你借俩好手。”
……
……
不得不说。
这待遇,比刘光奇预想的还周到。
他接过钥匙。
刘光奇心里头已经盘算开了——先做个简易的发热元件试试水。
要是成了,再琢磨怎么改进功率。
再往后……
就是热得快,电热毯,这些后世最常见的加热产品。
真要是能批量生产!
哪怕普通人用不起这种太耗电的东西,也可以走外汇,卖给隔壁的老大哥毛熊。
他们的冬天,可远比种花家还要冷。
妥妥的外汇创收利器!
说不定还真能像组长王建国说的,直接整个外汇产业线出来。
随后。
没等半小时,配件科的干事,就拎着个大工具箱颠儿颠儿地来了。
紧接着,‘哗啦’一打开!
各种型号的电阻线、金属片码得整整齐齐。
“光齐同志,王组长特意交代要最好的,您瞅瞅够不够?”
“不够我再去搬!”
“够了够了,太够了。”刘光奇不由得一笑。
拿起一段电阻线掂量着!
心里头热乎乎的——这个年代搞研发,虽说条件有限,可这股子上下一心的劲儿,真让人踏实。
“看样子你是满意了!”
王建国在一旁瞅着,忽然笑着说:“那行,你好好研究……”
“中午去食堂打饭,我让大师傅给你多舀几勺肉,好好补补脑子。”
“那感情好,多谢组长了!”
刘光奇笑着应了。
眼睛却离不开那些材料。
重活一世,到现在总算能做点正经事了。
……
……
很快。
刘光奇拿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便是来到了隔壁的就工作台。
他把工具箱往桌上一墩。
哗啦拉开拉链,电阻线、金属片亮闪闪的。
发热元件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
由于条件有限。
刘光奇也是打算先从材料下手。
他拿着配件科给的电阻线反复掂量,最后挑了段镍铬合金线……
这玩意儿电阻大、发热稳!
正是做发热元件的好料。
之后,他又选了块薄如纸片的云母片当绝缘层!
材料差不多了,刘光奇则是拿起尖嘴钳,开始绕电阻丝,一切动作行云流水。
整个人沉浸在发热元件的制作之中。
时间。
就像不值钱一般,流逝而去!
窗外的日头慢慢往西斜,办公室里的光线渐渐暗下来。
刘光奇却浑然不觉。
他正全神贯注地给元件接引线,鼻尖快凑到工作台上了,额头上渗的汗珠子顺着下巴往下掉。
“还在忙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王建国端着搪瓷缸子推门进来,吓了刘光奇一跳。
瞅着桌上快成型的发热元件,眼睛直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