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刘家大少,一路进部! 第41章

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亏他想得出来!

  不过刘光奇没打算跟他掰扯,脚下步子没停,只留下一道清朗的声音飘了过来。

  “一大爷放心!”

  “都一个院住着,能帮忙的我还能忘了大伙不成?”

  话音落下。

  刘光奇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后院的拐角。

  只留下易中海一个人站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半天没缓过神来。

  这小子,油盐不进,是半点都不上套啊!

  ……

  ……

  后院。

  刘光奇刚把自行车支好。

  就瞧见他爹刘海中,正一反常态地蹲在小马扎上,手里翻着一本磨得卷了边的锻工笔记。

  铅笔头在纸页上勾勾画画。

  时不时停下来,咂摸两句,眉头拧得像个铁疙瘩。

  “爸,看笔记呢?”

  刘光奇笑着走过去:“我屋里还有些锻工的书,您回头也可以看看。”

  刘海中猛地抬头,眼里还带着没散尽的思索。

  “刚看完图纸,再温温这些老底子。”

  说着。

  他把笔记本往膝盖上重重一拍,长叹了口气:“你说这七级锻工考核,怎么就非得加试什么异形件锻造?”

  “我跟铁疙瘩打了半辈子交道,就怵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刘光奇顺手接过那本锻工笔记。

  只扫了一眼,心里就有数了。

  自己这老爹,官迷的瘾是大了些,可在锻工这门手艺上,也确实是下了苦功夫的。

  可惜,下的都是笨功夫。

  “爸,您这记的都是几年前的老规程了。”

  “厂里不是刚进了新的空气锤吗?锻造应力分布跟以前完全不一样,您还按老法子算,那肯定卡壳。”

  他伸手从刘海中上衣兜里摸出半截铅笔。

  随手在笔记的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应力曲线图:

  “您看,这是新设备的参数模型,异形件的锻造角度,得按这个来……”

  刘海中瞪大眼睛凑了过来,像个小学生一样。

  他粗壮的手指在图上戳了戳:“这么说,我前儿练的那个钩子,角度差了五度?”

  作为老子!

  向儿子请教技术问题,他多少是有点拉不下脸。

  所以这些天,他宁可自己瞎琢磨,也从没主动问过刘光奇。

  没想到。

  今天这小子倒主动开口了。

  ……

  ……

  “差三度。”

  刘光奇这边,笑了笑道:“问题不大,您后面多调调锤头行程,几下就能纠正过来!”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像是随口一提。

  “爸,我刚过来的时候,院里人可都在传,说一大爷这次的八级工,稳了!”

  提到易中海!

  刘海中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不屑地往中院方向瞥了一眼:“他跟车间主任递了烟,回来就吹嘘这次‘基本定了’。”

  “哼,就他那套老掉牙的钳工活儿,也就糊弄糊弄外行人。”

  “等我这次考过了七级锻工……”

  “卯卯劲,早晚有一天要压他一头!”

  刘光奇笑了笑,没接话,只是把铅笔塞回父亲手里。

  他太清楚老爹这心思了。

  一辈子都想往上爬,既羡慕易中海高自己一级,又打心底里不服气。

  “对了!”

  刘海中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

  “老易今儿还来探我口风,拐弯抹角地问你在一机部,认不认识这次负责考核的人?”

  说着,刘海中还不忘叮嘱一句:

  “光奇,你记着,这老易最会拿街坊情分说事儿,你可别犯糊涂随便应他。”

  “放心吧,爸,我心里有数。”

  刘光奇站起身,笑道:“您安心备考就行,其他的事儿不用操心。”

  “我先回屋了,明儿还得早起去部委。”

  ……

  ……

  回到自己的小屋。

  没过多久,院儿里又热闹了起来。

  只听见贾张氏那独特的嗓门正在跟三大妈掰扯,说她家贾东旭最近得了一大爷开小灶,人又聪明又肯下功夫……

  这次三级钳工指定没跑!

  至于其他人,则在合计着要是自己这次能提一级,每月又能多出几块钱,到时候得给孩子扯身新布料。

  听着这些熟悉的家长里短,刘光奇的嘴角勾了勾。

  相比于众人的期盼和紧张。

  他也同样有些期待一周后的轧钢厂考核。

  易中海不是喜欢玩道德绑架吗?

  行。

  到时候,就让他好好见识见识,什么才叫真正的、来自组织的“道德绑架”。

  …….

第36章 申请分房?部委筒子楼!

  四合院里的这把考核风,终究是没有影响刘光奇什么。

  第二天上午,他照常来到研究处.

  简单安排了手头的工作,便在王建国的带领下,动身前往宣传处,去报备新的行政级别和职位。

  这个年代——

  可没有什么信息联网,凡事都得靠腿跑,主动报备。

  要是自己不上心!

  等到发工资的时候,少了可没人帮你去补报。

  说起来。

  刘光奇入职这半个月,虽然破格提升了几次职称与职位,可这宣传处的大门,还真是头一回进。

  在哪办手续都不太清楚!

  索性,有王建国的帮忙,很快就被人带到宣传处李处长的办公室。

  “王组长,光齐同志……”

  “瞧我这记性,现在得叫刘副组长了!”

  李处长是个笑呵呵的中年人,一见两人,便热情地起身相迎,话语里满是熟稔的打趣。

  他先是冲着刘光奇点了点头。

  接着目光转向王建国,脸上的笑意更浓了:“王组长,部委领导这次也提到你了。”

  “这段时间发掘出这么好的苗子,给你也提了一级!”

  这话一出,连王建国自己都愣住了。

  发热元件的研发,后续产品的规划,功劳明明白白都是刘光奇的。

  王建国作为组长!

  最多算个领导有方,能跟着喝口汤就不错了,没想到还能分到一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