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李处长,这……我也有?”
王建国脸上的惊讶藏都藏不住,心里更是翻江倒海。
此刻。
他很庆幸,自己当时决定上报刘光奇的功劳,是正确选择。
像是现在。
他明明什么也没做,倒也跟着沾光了,行政级别跟着升了一级!
行政15级,每个月工资124元,副处!
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当下,王建国看向刘光奇的眼神,更加柔和了。
他定了定神。
对着李处长郑重道:“感谢组织!感谢领导的机会!”
……
……
办完手续,从宣传处出来,王建国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今天这事,可真是双喜临门。
刘光奇心里也舒坦,他本以为就算升了职,新的工资待遇也得下个月才能生效。
没想到部委领导这么通情达理!
从这个月开始,就直接按行政17级的标准发放。
里子面子,全都给足了。
这么一来,他在研究处的地位,才算是真正稳固下来。
上级领导的用意不言而喻。
接下来组建加热设备车间,千头万绪,他要是还顶着个普通办事员的名头,事事请示,层层汇报。
那黄花菜都凉了!
现在,他这个副组长才算名正言顺。
走在回研究处的路上,王建国还在念叨着组建车间的事。
毕竟。
越早铺开生产线,那国内的外汇才能越快爆发。
当然,得亏是这会才七月。
还没到北边毛熊最冷的季节,留给他们的时间还有不少。
事实上。
外汇出口这条路,以前机会很少,进口多出口少,因为没那个技术。
就算出口了别人也看不上。
现在研究出了发热元件,有了热得快和电热毯这两个拳头产品。
无疑打开了一扇新的外汇大门!
这个年代——
种花家终究太穷了,太需要外汇来引进急需的技术和设备了。
……
……
别看王建国满口安慰,告诉刘光奇不用太急,但话里话外都在打听:
“咱们这个车间,大概什么时候能有个眉目?”
话问得委婉。
但其中的期盼却显而易见。
刘光奇心里有谱,嘴上却不敢说得太满:“组长,我尽力而为。”
“这组建车间不同于搞研发,涉及方方面面,很多事不是咱们能完全控制的。”
他知道!
这时候要是拍着胸脯给个准话,那纯粹是给自己挖坑。
王建国也是个明白人。
哈哈一笑,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懂,我懂!你放手去干,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
两人说笑着回到研究处。
快到办公室门口时,王建国忽然脚步一顿,像是想起了什么。
“对了!”
他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问道:“光齐,你现在还没申请分房吧?”
言语中的称呼。
已经从光齐同志,变成了光齐!
可见,这一声称呼的转变,也是意味着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从上下级,悄然多了一层平等的意味。
刘光奇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还没,现在住的那个四合院,是我爸厂里分的。”
“你可得上点心了!”
王建国点拨道,“按你现在的行政级别,副科,已经就够资格申请分房了。”
“要是申请四合院,能分个大点的单间。”
“不过……”
他话锋一转,凑得更近了些:“我听说,咱们部委那批自建的筒子楼,就快完工了。”
王建国意有所指地看着刘光奇,眼里全是人情世故。
“那批楼有多抢手,不用我多说了吧?”
……
……
刘光奇心头一跳。
筒子楼!
这年头的筒子楼,尤其是部委的自建楼,那可是香饽饽。
住里面的不是领导就是干部,谁不想跟领导当邻居,平日里多走动走动?
因此!
名额紧张得不行,有的人提前大半年就开始排队了。
可问题是。
以他副科的级别,四合院里分几间房可以,想分筒子楼?
貌似还差着一截!
他不明白王建国提这个是什么意思。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疑惑,王建国直接揭晓了谜底:
“你现在不一样,司长那边都挂了号,又是替部委创外汇的关键人物,正是风头最劲的时候。”
他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耳语。
“趁着这个机会去申请分房,未必……就没机会住进筒子楼!”
……
……
不得不说。
王建国此刻,堪称一语惊醒梦中人!
刘光奇瞬间就悟了。
都是聪明人,自然是一点就透。
瞬间明白王建国话里的意思,说实话,这个年代的筒子楼,刘光奇并不排斥。
在未来。
四合院或许价值连城,有钱都买不到,但放到眼下这个年代,住在里面可没那么舒坦。
上厕所,得跑公共厕所,冬天取暖,全靠煤炉子!
生活极为不便。
而且每天进出院里,天天都是各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打招呼。
这见面多了——
什么心眼子算计的,就通通都来了。
管你是什么部委干部!
反正住我旁边,大家就都是邻居,该算计的一样算计。
你还能弄死我不成?
……
而部委的筒子楼就不同了,那可是这个时代居住条件的顶配!
虽说厨卫也是公用,但楼道里就有。
还有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