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61章

作者:随遇而安

把铁血抗日队当中两个中队分别并入到新成立的25团和26团,对于两个团实力的增加都有很大的好处。铁血抗日队的中队因为干部多,完全可以直接扩编为营。

战斗力都不会受到影响。

这样25团、26团刚刚改编,就能够增加一个能征善战的主力营。

还有一个中队并入到康水的特务团,也是给准备开辟丰宁抗日根据地的特务团增加实力。同时增加特务团党员比例。

还有干部使用。

姜鹤白是文武双全的战将。让他去新一团担任团长,就是为了提高新一团的战斗力。姜鹤白利用一年时间,组织那些普通的学生,成为了纵横房山、涞水一带的铁血抗日队,练兵能力可见一斑。

相比起来同样都是学生组成的察绥支队,拥有阎锡山和120师强有力的支持,发展差了铁血抗日队一大截。

姜鹤白去新一团,就是为了把新一团打造成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沙学文去特务团当政委,是为了提高特务团的政治思想工作。学生是最容易热血沸腾,但同时很多人也是吃不得苦。但沙学文就能够让铁血抗日队从组成开始,就没有出来过叛徒。能让这些年轻学生始终保持对于革命的热情,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特务团即将要去丰宁县打开局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

王秋云叹口气道:“我本来还想从铁血抗日队抽调几个干部,去支援新成立的几支部队。不过既然这么决定了,那么尽快的落实。我们大力支持察西支队和察东支队,提高他们的战斗力。等日军要扫荡我们根据地的时候,让察西支队和察东支队率先打开局面,支援纵队的反扫荡。我觉得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察东支队若是有能力在短时间之内迅速攻破日军调堡,不仅可以重创日军。而且越过平绥路,还能够成为我方奇兵。”

王秋云画了一条线,道:“察东支队若是真能够打破日军封锁,不管是去支援昌宛山根据地的平北支队,还是进入怀来支援察南支队,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平射炮?”

“给。说实话平射炮放在我们纵队,也没有多少用处。这些平射炮带着比步兵炮方便多了,可以给一线部队使用。给察东支队六门平射炮,察西支队四门平射炮。”

王秋云不是葛朗台。

不像是一些人那样,舍不得用好东西。相比起反扫荡的胜利来说,一些武器有算得上什么。

“对了,新的几个团组建的如何了?”

第238章 警备团

“每个团都下辖十二个连,兵源够吗?”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商量之后,就召开了八纵党委会。

谈了成立25团、26团的事情之后,接下来八纵副政委楚河开始汇报关于新成立部队的情况。这一次八纵一次性增加警备一团、警备二团、警备三团。

这种番号模式,八纵是借鉴了延安那边。

目前延安那边的留守兵团番号很多就是以警备团为命名。反正八纵命名自己手底下的团,也不需要上面给番号,也不需要报告。所以就直接用了警备一团、警备二团、警备三团。

新增加三个团。

而且都是下辖十二个步兵连的编制。

目前的八路军,各种团级编制多如牛毛。正因为如此百团大战的时候,八路军这边才冒出了一百多个团。而且这一百多个团主要是在山西和河北的八路军部队为主。

129师作为主力,破袭正太路。120师和晋察冀军区作为配合。开始总部考虑的是,动用大约22个团左右。129师出8个团,晋察翼军区出10个团,120师出4到6个团,完成正太路破袭战。

没想到战争打起来之后,哗啦啦出来了一百多个团。

这还不包括冀中军区、山东军区的八路军部队。可以想象八路军部队扩军速度。也就是说各个军区各种团级编制不知道有多少。

目前的八路军一个团,主要是三种模式。

六个连一千来人的小团,八个连到十个连的1500人左右的团,然后是12个步兵连2000人左右的大团。十二个步兵连的大团,在各个军区都是一等一的主力团。

但是在晋察冀一分区不一样。

一分区和八纵就有本事扩军,也有本事养兵。

一分区和八纵的大团,不少都是三千人规模的超大团。像一分区的一团、三团、二十二团、三十 三团都是这种三千人的大团。剩下的那些主力团,虽然没有三千人,但基本上都能够达到两千五百人。

真正的兵强马壮。

甚至一分区旗下那些游击支队,都是六个连小团编制。

八纵也是如此。

十六团、十八团这样最顶级的主力团,都是人数超过三千人的超大团。还有后面组建的34团、35团开始也是三千人规模。不过最近一段时间34团和35团作战频频,目前保持大约2500人左右的规模。

现在八纵一次性扩军三个团,而且都是2000人大团。

这要是说出去,不知道会让多少兄弟部队羡慕。

“政委,没有问题。这一次我们从下花园解救的国军俘虏大约在5000人左右。其中一些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也有一些人不愿意参加我们八路军,还有一些人身体已经不允许继续当兵。就算如此,我们的兵源组建三个团绰绰有余。因为除了国军俘虏之外,还有200多名八路军俘虏。加上我们还解救了大量被日军抓来的工人和民夫,他们都非常愿意加入八路军。

楚河笑着回答。

当然高兴了。

八纵一下就要增加三个团的部队。更主要的是,这三个团只要稍加整训就能够出去打仗。因为他们大部分本身就是军人出身。被日军俘虏最长时间的有一年以上时间,时间短的也有近半年的时间。

被日军虐待,都不需要动员,他们都很自动的要打鬼子。

部队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国军俘虏。怎么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可八路军的政策,真正的加入八路军,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他们的情绪怎么样?”

“情绪还是很稳定的。整编部队,我们的政工干部还是比较有经验。我这一次抽调了不少人,去新成立的部队做整军工作。还有曹墨同志、高怀远同志、李朝阳同志、郭长义同志、薛勇同志,在这个过程当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部队整编过程当中,一些表现突出的干部,楚河都说了出来。

魏红军看着他们的资料道:“其他人我都熟悉。这个薛勇同志是?”

“薛勇同志的身份,军区刚刚确认。中原大战之后,高桂滋的四十七军被蒋介石整编,成为了正太路护路军第一师。而就在此时中共山西特委领导的平定起义爆发,拉走了高桂滋7个连,成立了红二十四军。薛勇同志所在的连本应该也参与兵变,但最后时刻部队连长退缩,所以没有参加。组织要求薛求勇同志继续潜伏下去。我们了解过,本来上级的想法是让薛勇拉出一支队伍。只是考虑到目前国共合作,所以一直没有进行。一直到薛勇同志被日军俘虏,组织才和他失去了联系。不过薛勇同志在陕军都发展了党组织。

“薛勇同志在陕军是什么身份?”

“84师250团的副团长,兼任一营营长。先是跟着部队打了南口战役,后面口战役的时候被俘,一年多时间了。目前被俘的陕军部队当中,有很多薛勇同志发展的党员。

“这是我党的好同志。”

魏红军很高兴。

在这些军阀部队当中,地下党是真不少。

如果按照历史,薛勇这样好的同志,估计会在恶劣的环境之下病逝。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有人知道曾经有过这样的无名英雄。甚至说不定再也没有人知道薛勇同志的事迹。

“曹墨同志如何?”

“很平静。积极配合整编工作。他在晋绥军内部威望很高,有他的配合工作就顺利很多。

魏红军对于曹此人很欣赏,但也很戒备。

在下花园那么恶劣的地方,能够得到晋绥军俘虏的支持,能力是不用说的。可是他太平静,或者说实在是太稳健,反而让魏红军有些担心。

他毕竟是国军军官出身。

一下就接受八路军主张,加入八路军,魏红军怎么都不相信。

“老王,你觉得曹墨这个人怎么样?”

“军事功底扎实,管理部队能力很强。人很是沉稳,看起来不怎么爱说话。能力应该是没说的。”

王秋云想了想,说出了自己对于曹的看法。

魏红军想了想,道:“警备一团、二团、三团的人事,你是怎么考虑的?”

“警备一团晋绥军官兵多,曹墨同志担任团长名正言顺。至于政委人选,同样出身晋绥军的高怀远同志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毕竟这段时间魏红军不在纵队。

因此警备一团、警备二团、警备三团的组建工作,主要是王秋云这个八纵司令员和楚河这个八纵副政委负责。所以关于人选方面,王秋云和楚河是有过交流的。

“警备二团比较混杂。有晋绥军、有二十九军,也有中央军和陕军,我提议薛勇同志担任警备二团团长兼任政委职务。李广荣同志担任副团长,兼任部队一营营长。”

“警备三团,我们把解救出来的129师官兵整体并入进去。郭长义同志担任警备三团团长,李朝阳同志担任政委。王豹同志担任副团长。

“先只能这样了。”

魏红军点点头。

其实魏红军不是很满意。虽然三个团的部队弄出来了,但只是简单的整合部队而已。想要让这些部队真正成为八纵的部队,还需要一些时间。

“老王,这三个团可是生力军。用好了,反扫荡的时候,帮助很大。部队的训练不能搁。

“放心。”

“楚河同志,这几支部队的整军工作也一定要抓紧。”

“是。

第239章 曹墨

“韩主任,这些军官的情况政治部都了解了没有?”

会议之后,魏红军专门和政治部主任韩卫国碰头。

虽然都是从下花园解救出来的。但魏红军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谁知道他们在被俘期间是什么情况,他们在被俘之前是干什么的。这些必须要调查清楚,才能够放心大胆的使用。韩卫国沉声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问题的,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家庭方面呢?”

“出身地主家庭的军官不少,但到现在没有发现有出身汉奸家庭的。

“那就好。

抗战时期,八路军要求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明地主也是团结的行列当中,是属于八路军的朋友。抗战期间入党的那些学生干部,很多出身都是地主家庭。

但如果出身汉奸家庭,问题就会非常复杂。

讲究出身问题,讲究家庭关系,有时候绝对不是八路军部队大惊小怪,很多都是有血的经验。在国家和家庭中间只能选一个,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是抗战稍微不注意,就是掉脑袋的事情。再说中国人这么多,为什么一定要重用汉奸家庭出身的干部?

就是魏红军选择干部,也愿意选择那些家世清白的。

家庭太复杂的干部,以后会有一大堆的麻烦事。魏红军也是有感情的人。如果以后自己老战友、老部下出现事情,自己该不该管?

但有些事情能管,有些事情怎么管。

所以出身太复杂,甚至有汉奸家人的干部,魏红军也是需要小心使用的。

“不过有个人家庭很特殊?”

“谁?”

“曹墨。曹墨是怀来县人,家族是地主家庭。

日军过宛平进入怀来的时候,在怀来东南部地区制造了血案,杀了不少人。曹翠的父母当时就死在了日军手中,但曹的亲大伯却投靠了日本人。十六团和新一团在怀来打击汉奸,曹翠的大伯就跑到了张家口。曹翠还有几个亲弟弟,有一个在南口战役阵亡,有一个和父母一起死在家乡,最小的弟弟现在不知去向。曹翠的妻儿之前退到太原,但后来太原陷落,就没有了消息。我已经请求组织继续寻找曹垦的妻儿。

“国破家何在。”

魏红军叹口气。

当国家遭受大难的时候,百姓的命运就更加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