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可是这些基层干部做的都是什么事情。
他们不仅没有去教育农民,反而更加的压榨这些农民。
“那你的意思是?”
“政委,我看古代朝廷有什么政策的时候,会组织一些读书人给不识字的人传达朝廷政策。我认为发生这种事情,其实就是因为下面的老百姓很多不识字,也不知道边区制定的,关系到他们自身的一些政策。而基层干部就是利用这样的情况,在基层根本不把上面的政策放在眼里。边区党委是不是可以下发文件,对于一些和农民切身有关系的政策,让工作队给他们传达。在农村每隔几天可以开一次给农民传达文件精神的会议,让农民可以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权利。这样就能够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
魏红军眼睛一亮。
是啊。
现在发生这种问题,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根据地的老百姓文盲太多。他们祖祖辈辈就是种地,除了种地,他们啥也不懂。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千百年来都是一直在这么重复。他们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是年复一日的干农活。父辈怎么活的,他们也只能是这么活着。
他们没有去外面见过世面,也没有读过书,从书中学到什么道理。
他们就是最普通的农民。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不知道朝代变化,不知道国家变化,更不用说世界变化。他们从出生到死去,眼界只在农村那一片地。只知道有人过来管理农村,给他们交税。
但这不是中共想要的。
革命者要打造的新中国,是让大家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可是广大的农民,如果自己不站起来,自己不去争取自己的权利,那么别人再怎么说也没什么用。
但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农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
这就需要大家做工作。
要告诉他们,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权利。同时要让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
这么一想,魏红军就有了新的想法。不过只是初步的想法,还是需要验证一下。因此魏红军和褚岩简单说了几句之后,匆匆忙忙的叫来的李少成。
魏红军开始对他说自己的想法。
“书记,这个村务公开是?”
第593章 村务公开
“这一次的事情,处理起来不困难。这里的干部按照问题,一个一个处理就行。但这背后的问题很严重,才是我这几天最苦恼的事情。我最担心的是,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在围场县,在我们很多根据地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且不仅仅是我们的根据地我想有可能我们晋察翼,乃至于我们整个八路军根据地,都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没有发生和我们这里一样严重的‘抗公粮”事件。我仔细考虑过,围场县这样的事情,我们很难杜绝,未来肯定会继续发生。我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严重的山头主义,干部之间互相包庇,事实上出现了大家最痛恨的‘官官相护”的局面。另外一个是我们党员干部身上开始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这些人只考虑自己利益,不考虑革命,不考虑百姓利益,忘记了我们革命的目的,已经从一名革命干部沦落为旧社会的那种只知道升官发财的官僚政客。而想要防止出现这种事情,就要对我们党员干部加强教育那些已经丢失了革命信念的党员干部要坚决处理从我们的党、我们的革命政府清理出去。再有就是加强对于我们党员干部的监督,不能让他们在基层胡作非为。特别是在农村,我们很多农民不识字,所以他们不懂我们的政策。而且我们的农民,在千百年的封建压迫之下,形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所以我们的工作队说什么,他们就认为是什么。我们的农民不会去质疑工作队公布的政策,不会去质疑工作队的工作是不是对的,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不管我们在上面制定多少好的政策,可是到了下面,基层干部怎么解读这个政策,那么我们的政策在地方就是什么样子。因此我们很多政策在地方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态度。他们要是真的把老百姓装在心里,为了老百姓考虑,那么政策会是好的。就算他们的水平有限,但最起码不会做出像这一次这样坑害老百姓的事情。可是一旦我们的干部有老爷作风,官僚主义泛滥,那么任何政策到了地方都会成为恶政。这是我们必须要防止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我必须要解决背后的原因。
“党员干部的教育,绝对不能放松。看起来之前我们的整风运动还是有些太手软,没有触及到这些干部的灵魂。老韩,政治部要制订一份计划,我们要在根据地发起一场反官僚”的‘群众路线的整风运动。把我们这些有着“大老爷情节的党员干部好好地敲打一下。一些问题严重的干部,一律调整岗位,乃至于开除出党。有些腐化堕落的干部要判刑,情节严重的可以上报晋察冀中央局,枪毙他们。我们现在是缺干部,但我们缺的是真正革命的,为老百姓考虑的好干部,而不是这些想当“大老爷的干部。还有对老百姓的扫盲工作不能停止,而且还要加大。让我们的老百姓,就算不能成为文化,人,但最起码要能够读懂简单的文章,简单的信件。只有这样我们的老百姓才不会成为眼瞎,他们才能够理解我们的政策。”
“但这些都需要时间。那么现阶段我们要怎么办?”
韩卫国问道。
魏红军这段时间是真的头疼。
可能在其他千部看来,这只是偶尔出现的问题。只要处理了那些违反政策的干部就可以。但魏红军却不这么认为。因为魏红军比谁都明白,未来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问题是高居不下。
甚至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通讯那么发达,中央政策、省里政策直接公示出来。就是这样基层还会出现那么多歪曲中央政策的事情发生,甚至侵吞中央、省里对于百姓下发的补助金。那些人是真的明目张胆。更何况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就是主席的文章,都有可能被下面的某一级干部压下不传下去。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后半个世纪,中央政策都是靠着下面的干部解读。下面的百姓基本上没有机会了解中央政策文件。中央的政策到了地方具体什么样子,只能是靠着基层干部的素质。
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魏红军也不可能发明一个能够彻底杜绝这种问题的办法。所以魏红军考虑的不是根治这个问题而是能够有效防范,降低出现这种事情的几率。
“我和褚岩同志聊天的时候,他说了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就算工作队收如此高比例的公粮,但当地村民没有人质疑。就是因为他们都不懂政策,不明白他们到底要交多少公粮。如果他们都知道他们要交多少公粮,那么我们的工作队怎么敢收那么多的公粮。所以我才说要加强扫盲教育,让我们的老百姓能够读书识字,可以看懂我们的报纸,看懂我们的政策。但光是如此还远远不够。”
“想要让这种事情少发生,或者不发生,就要发动我们的老百姓。给我们的老百姓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工作队、我们基层政府的工作,要让我们的老百姓知道。就说最简单的。每年收多少公粮,这些公粮用在哪里,应该让我们的老百姓知道。详详细细的告诉我们的老百姓,我们收他们的公粮,最后用在了哪,里。只有明明白白的让我们的老百姓知道,才能够杜绝我们的基层干部随便扭曲政策,自己随便制定政策。”
“然后是参与权。主席的三湾改编,井冈山斗争,让我们的军队成为新式军队,和旧军队开始出现质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士兵委员会。正是有了士兵委员会,我们的军队才开始有了官兵平等。因为士兵委员会有了军队的参与权,可以参与军队的军事、经济各方面的工作。虽然后来取消了士兵委员会,但当初的士兵委员会的制度!是我军一大创举。所以我的想法是借鉴士兵委员会的模式,要让我们的老百姓有参与权。在农村,让我们的老百姓大胆的参与村里的工作。这样可以群策群力,同时让我们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有更多的接触,避免他们脱离群众,发展为官僚主义。
“最后就是监督权。我们的老百姓,不能跟以往封建王朝一样,唯唯诺诺的接受上面的命令。上面让他们千什么,他们就千什么,这不是我们革命的目的。我们的革命,不仅仅是少数人的革命,而是全国百姓的革命,是全社会的革命。是需要群众自身觉悟,自身武装起来,维护属于自己的权益。
我们党要做的,就是帮助群众、教育群众,让他们提高觉悟。我们的老百姓不能是我们的基层干部给他们多少权利,那么老百姓就拥有多少权利。而是老百姓自己懂得自己有多少权利,自主的维护自身的权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有效的监督我们的基层政权,不让我们的基层干部腐化堕落。”
韩卫国和李少成听着魏红军的话,心中一直在分析。
因为魏红军这是要对于农村工作进行新的变化。之前农村工作,基本上都是派出去的工作队说了算。工作队的工作,直接决定这个农村的情况。
因为工作队掌握政策的解释权,实施权。
但很显然魏红军要做出新的改变和尝试。
“书记,那按照你的意思,这个村务公开,是要把村里的工作完全公开给百姓。同时邀请百姓参与村里的工作,也监督工作队的工作。
“对。”
“书记,这个想法和愿望是好的。但我认为其中很多部分是不合时宜的。”
李少成立马开口表达自己的看法。
没有藏着着,很直接。
魏红军在这方面基础打的还是很好的。可能因为魏红军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水平领导不了这支部队。从那个时候开始,魏红军生怕自己的决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每一次和干部讨论事情的时候,都是非常仔细的倾听每一个干部的意见,允许每一个干部都能够畅所欲言。结果慢慢的这成为了魏红军的工作作风,八纵和察南特委这边跟着魏红军多年的干部,不少都受到了魏红军的影响。
特别是熟悉魏红军的干部,对于魏红军的想法都是很直接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少成跟着魏红军八年时间,几乎整个抗战期间,李少成都是魏红军在农村工作上的左膀右臂。
所以这一次也是如此。魏红军刚刚表达了自己对于农村工作的一些看法,李少成立马唱了反调。
“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们的工作很多都是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需要我们慢慢的去完善。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一个人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你在地方工作、农村工作上有丰富的经验。说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魏红军点头。
并没有因为李少成说,魏红军提出的想法当中很多部分不合时宜就生气。
因为李少成在根据地,从盛县开始就一直负责农村工作。对于农村地区的事情,比魏红军还要熟悉。魏红军有历史记忆,所以可以在比较高的高度总结一些历史经验。但具体的实施方面,还是要听李少成他们这些地方干部的意见,因为他们比魏红军更有经验,更熟悉农村。
李少成道:“书记,让百姓参与基层政权当中,是一个好办法。我认为这个思路和方向是对的。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农村大部分半自耕农、贫雇农都是文盲。书记,不是我不相信我们的老百姓。而是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他们很多人都是老实本分,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只知道种地。他们除了种地,其他的几,乎完全不懂,也不会随便参与。因为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农村很多事情他们也不会,或者说不敢参与。书记的想法是对的,但短时间之内这些农民是不可能参与到农村工作当中。相反一旦我们允许农村农民参与我们的工作当中,到时候最先参与进来的农村积极分子,不是我们希望的老实本分的农民,不是我们希望的半自耕农、贫雇农,而是那些农村的流氓无产者。那些在农村活跃的,除了富农地主这些有权有势的人之外,剩下的很多都是农村地瘩无赖。如果我们真的放开让农村农民参与农村工作,那么这些农村地无赖参与农村事情的比例,甚至超过大部分中农。这些地痞无赖一旦加入到我们的革命队伍当中,会极大地破坏我们的革命工作,甚至影响我们党在农村的形象。要是我们在农村工作当中,吸纳这些地疫无赖,那么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我们这一次处理的围场县那些干部。这种事情以前在苏区发生过很多次。
魏红军挠挠头。
魏红军之所以欣赏李少成,就是他对于农村是真的很熟悉。
农村问题很复杂。
给农民权力,给多少权力,这都是需要仔细讨论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一些无所事事,坑蒙拐骗的流氓无产者,最容易参与到革命洪流当中。但这些流氓无产者又是革命队伍当中破坏性非常严重的群体。
李少成担心的就是这个。
一旦让村民参与到基层工作当中。老实本分的农民会犹豫,长期的压迫让他们不敢随意出头。这个时候反而是那些流氓无产者容易参与进来。他们本来就是一群地瘩无赖,如果以农村积极分子的面孔出现,说不定还能够入党,然后夺取党在农村的权力,最后抹黑党在农村的形象。
李少成看到魏红军沉默,继续道:“书记,除了地痞无赖之外,自前农村又一个大势力是宗族。
一旦让农村农民大规模参与农村工作,那么到时候农村工作的走向,就不是我们想要的,而是会完全有利于宗族的方向。一个农村哪个宗族人多,那么农村工作就会倾向谁。这个问题和地痞无赖参与到我们农村工作一样危险。”
魏红军很认真的听李少成的话。
心中也在思考。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人讨论新中国前三十年成绩的时候,都是从工业方面讨论比较多。但新中国前三十年真正的大功劳是,打碎了农村封建制度,打击了农村残余的封建思想,摧毁了农村严重的宗族制度。其实这些才是新中国前三十年最大的贡献。
魏红军来这个时空已经八年时间。
北方地区的宗族,比不上南方地区。但就算是如此,晋察翼这边的根据地上,很多农村的宗族势力还是很强大的。看到魏红军皱眉,韩卫国道:“政委,少成同志说的有道理。我们是应该监督我们的党员干部,但也不能为了这个,就把农村工作的领导权交给下面的宗族、地痞无赖。
魏红军虽然没有表态,但都听进去了。
党对于军队的绝对控制权,是党能够走到现在的基础。那么党对于农村的控制,也是党能够在农村推行士改成功的基础。农村更是稳定全国的基础。
党不能失去对于军队的控制权,同样也不能失,去对于农村的控制权。
党员干部需要监督,农民必须要觉悟起来自己争取自己的权利。但在这个中间,绝对不能让党的权力被一些农村宗族和地痞无赖他们篡夺。
“书记,还有一点就是,在农村来说,有机会读书的最少也是中农。也就是说如果真的要让百姓参与进来,短时间之内参与到农村工作的,除了流氓无产者和宗族势力,就是中农出身的读书人。
八路军虽然讲究统一战线,但在农村的政治问题上肯定要选择打压富农地主的政策。这不是说八路军看富农地主就不顺眼。而是因为他们是旧社会的统治者,是旧社会的利益阶层。八路军要掌握农村权力,肯定要打压他们这些人,才能够在农村建立新的统治。可是党在农村又是需要一些读书人参与进来,那么必然是中农出身的读书人。
“也就是说,一旦让农村村民有机会参与到基层工作当中,不会是广大的半自耕农和贫雇农。
“是。半自耕农、贫雇农都是农村受压迫阶级,他们受到的压迫最严重,所以他们也是农村最不敢大声说话的人。任何新鲜事物,他们也是最不敢尝试的一群人。而且据我这么多年在农村工作的经验来看,他们很多人短时间之内都不可能参与到农村工作当中来。如果想要让他们参与进来,我看还不如把希望寄托在现在十几岁、二十来岁的人身上。
魏红军思考。
李少成的话,魏红军听进去了。
村务公开,这个工作魏红军是一定要推行的。
但肯定不能盲目推行。
很多好的事情,一旦盲目推行,最后都出现问题。历史上华北土改工作出现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盲目推行土改。魏红军也是感觉很庆幸,幸亏身边有李少成这个农村经验丰富的干部给自己提出建议。
要不然自己真的在农村盲目推行新的想法,说不定真的会乱套。
魏红军想了想道:“村务公开是要进行,但你说的也是一个问题。把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简化一下,先推行适合现阶段的工作。我的想法是只给我们的村民知情权和有限的监督权,完全的参与权可以退后一些。等我们在农村培养更多的读书人,让我们的农民明白更多关于自身的权利之后,再让他们参与农村工作当中。知情权方面可以是每个月,或者是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农村村民会议。在会议上工作队,或者是村支部给村民汇报一下工作队、村支部的工作。监督权是监督一下工作队的工作。
在这方面可以尝试一下,那些中农出身的读书人,以及富农地主当中拥护我们政策的读书人也可以少量参与进来。我们不大范围的推行,先从几个村试一试。这个东西不着急,我们可以等,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好的话,可以在全县推广。然后再看看效果,好的话可以在整个边区推广。
“如果简化一下,我认为可以尝试一下。”
李少成也支持。
毕竟这是新的想法,而且是很有可行性的想法。
魏红军看着李少成道:“少成同志,你抽调一些精干的工作人员,驻扎在围场县,专门负责这个工作。你也要亲自过来看看。这个村务公开虽然是我提出来的,但告诉我们的工作人员不要有任何负担。其中有任何问题,都要写下来。必须要实事求是,只有不停的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政策才能够完善起来。不要掩盖问题,因为以后有可能推广到整个翼热察边区,到时候就有几十个县。甚至推广到整个晋察翼边区,那就更多。到时候出现问题,那是致命的。”
“书记,你放心。这项工作我亲自抓起来。”
魏红军考虑的不仅仅是现在,还有解放之后的事情。
解放之后农村工作要如何处理。
主席希望的大民主,魏红军知道很难成功。因此魏红军希望从农村开始找出一个农村治理的民主方法,给以后的中央一个不同的选择。主席希望遏制官僚主义的大民主,说不定也可以从农村小民主开始。
所以魏红军才会有这样的试点。
第594章 启用褚岩
魏红军和韩卫国、李少成他们仔细推演了一番。
看看哪些适合现在的情况,哪些不适合现在推行。接着开始考虑具体的推行计划。等做完了这些,魏红军又来到了发生问题的几个村子,主要是为了安抚这里的民心。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党在这些农村的形象破坏非常严重。
魏红军需要尽快的修复这里的干群关系。
魏红军去那些被逮捕的人家里,一个一个的谈话。也没有直接跟他们道歉,只是和他们谈谈现在的生活情况,然后谈谈边区的一些政策。
就像是劳家常一样。
但效果是很好的。
魏红军转了一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但迅速的稳定了这里的民心。
最后魏红军过来找褚岩。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