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43章

作者:随遇而安

聂帅点头。

很多问题看起来只是孤立的问题。

但聂帅这么多年的根据地经验,明白很多事情都不是孤立的。

“司令员,有一个问题很急迫,必须要尽快的解决。就是我们的公安干部的能力问题。我们很多公安干部,特别是到了下面各个县,都是部队干部直接担任。他们在战场上是英雄,在反特上也是英雄,但如何做公安干部,他们完全没有头绪。有些人受过简单的培训,稍微懂一些公安口的工作。但他们更多的接受的是反特工作的培训,而不是完全的公安工作。他们容易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是敌我矛盾,上升到敌特问题当中。处理问题也都是按照处理敌我矛盾的方式来进行。本来很简单的事情,简单调节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经过他们处理,反而会激化矛盾。所以我们需要一批懂得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公安干部。”

“可是现在敌特活动猬癫,我们公安口的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处理敌特。

聂帅摇头。

现在的公安口,之所以如此重视敌特问题,是因为敌特问题的确是目前根据地很重要的工作。不要说是现在这个战争年代,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后面好一段时间当中敌特问题都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因为特务的确很多。

魏红军道:“司令员,敌特问题的确需要重视。但我们完全可以在公安口组建专门针对敌特的机构,但处理日常事务,主要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公安干部,却是完全不一样。很多老百姓之间的矛盾,不能用处理敌特的方式推进。在这方面我们的公安干部经验严重不足。因为这一次的事情,我最近翻阅了我们根据地的很多案子。发现本来不算是很复杂的事情。但硬是上升到敌特活动,就是因为我们的公安干部,还在用处理敌特的方式处理根据地的问题。我们这些干部,长时间抓敌特,精神高度紧张。稍微发现一些问题,就会以为是敌特事件。但这个不利于稳定根据地。我们应该把处理敌特问题的公安干部和处理根据地日常问题的公安干部分开来。”

聂帅没有立即说话。

而是思考魏红军的意思。

想了好一会,道:“那你是什么意思?你要知道,现在合格的公安干部的确少。所以我们才从军队抽调干部,负责在各个县建立公安科。”

“司令员,我们现在开始就应该推进公安正规化。”

“正规化,正规化。”

八路军是从农村打出来的。

什么办法适合,就用什么办法。而且抗战都在敌后发展,很多都是各自为战,各自发展。所以更谈不上什么正规化的问题。因为八路军根本没有到这个地步。

但现在的确是不一样。

晋察冀目前地盘这么大,控制二百多个县。

后方很多地方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战斗。特别是察哈尔这边,已经好几年没有战斗,是非常稳定的根据地。对于这些地方来说,建设根据地,支援前线部队才是现在的工作。所以很多部门开始要进行正规化。

魏红军看聂帅没有表态,所以继续道:“司令员,现在我们只是一个晋察冀,就已经可以看到公安口,缺之合格的工作人员。如果以后我们革命胜利,全国都需要大量的公安人员。到时候怎么办?

是大规模的让我们的军队干部专业,去做公安工作。还是要大规模留用以前的那些旧警察。不管是哪一种对于我们革命胜利之后,新的中国公安发展都会出现很多问题。现在我们根据地很多地方如此安稳,我认为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准备。为革命胜利之后的公安发展做准备。

“说说你的办法。”

聂帅和魏红军真正开始认识也有好多年。

魏红军是一个很谨慎的政工干部。

一般的情况之下,是不会随便瞎说的。特别是在领导面前,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是不可能提起这个话题。魏红军是一个行动先于语言的干部。

有什么想法都是先做,或者已经有了计划,才会说出来。

“司令员,我认为我们晋察冀应该办我们自己的公安大学,培养我们的公安干部。以前我们在敌后抗战,因为日伪军频繁的对我们进行扫荡,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好做。但现在不一样。我们晋察冀完全控制察哈尔,很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现在我们可以大胆的做下去。就像是一些大学,以前我们只能办一些我们急需的军政干部学校,急需的师范学校之类的。但现在我们应该考虑革命胜利之后的事情。为以后的新中国培养更多的干部。

“办公安大学?”

“是。现在我们有条件可以办公安大学。在公安大学基础上,增加一些短期公安干部培训班。尽快的培养大量合格的公安干部。未来我们国家需要的公安干部数量,不是一两个公安大学可以满足的。但我们现在开始办公安大学,那么在革命胜利之前,我们可以培养几千名、上万名接受过正规公安教育的干部。虽然人数依旧很好,但最起码开始有基础。”

聂帅没有立即回答。

因为这不是小事情。从红军时期开始,中央一直重视教育。

但主要是以培养军事干部和地方干部为主。

其他方面的学校也有,但不是很多。如果晋察冀开办自己的公安大学,而且按照魏红军说的这么正规。那么这就是八路军部队第一个正规的、专门的公安大学。

办一个大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学的老师,大学的教材,都是大问题但魏红军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随着八路军实力的增强,根据地的扩大,需要的公安人员是越来越多。特别是像张家口这样的城市,之前都是军队直接充当公安的作用,负责城内的治安情况。

不过这东西只是临时的。

最后还是需要正规的公安部门。虽然现在晋察翼有专门的公安部门,但很多编制不全。更重要的问题和魏红军说的一样,公安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所以只能是从各方面抽调。

但他们都不懂公安专业问题。

只能是暂时的。

“司令员,除了公安大学,我认为我们应该把之前各个军分区自己成立的那些学校合并起来。现在的张家口比较安稳,我们有条件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大学教育。应该组建一些以后我们需要的大学。以目前军区各个军工厂学校为主,组建学习军事工业的大学。以目前军区的各种医科学校和培训班,组建真正的医科大学。还有从整个军区抽调人才,组建专门的工业大学。

第596章 办大学的意义

“你的意思是,我们晋察翼要正式的,大规模的发展大学教育?”

聂帅已经明白魏红军的意思。

魏红军要公安口的正规化,培养更多合格的公安干部,最好的办法是办学。所以他提议要开办公安大学。而且魏红军的胃口更大,是想要开办更多的大学,或者说要开办更多正规的大学。

晋察冀目前各种学校是很多的。

八路军很重视教育。

像晋察冀范围之内,有抗大二分校,有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有晋察冀步兵学校。都是为了抗日战争培养军政干部的。除了军区之外,下面各个军分区都有各自的学校。因为光是晋察冀军区的那些学习培养的干部,根本无法满足所有部队的需要。

所以从早前的一分区、二分区、三分区、四分区,都有自己开办的学校。

就像是魏红军在八纵开办的察南干部学校、察南师范学校、察南工南业学校等等。

除了这种正规的学校之外,还有很多临时性的学校。

像军工厂这边有培训学校,医院那边也有短期培训班等等。现在魏红军的意思是,晋察冀应该把这些学校都合并起来,开办真正的大学。

“是。”

魏红军点头。

道:“司令员,我们和日伪军之间的战斗也好,还是和国民党之间的战斗也好,人才的争夺都是一等一的重要。等以后革命胜利,建设新中国的时候,人才更是重中之重。虽然现在我们在打仗,但察哈尔目前算是很稳定。给了我们可以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应该全力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干部和人才。而发展大学教育,是我们一定要经过的路子。”

以前的八路军没有条件。

因为整天都在打仗。

只有大后方延安,可以开办一些大学。

其他敌后根据地办学校,那都是小规模的学校。都是应急性开办的学校。因为学校规模小,面对日军扫荡的时候可以迅速转移。一旦学校规模大,拥有几千人的学生。那么面对日军扫荡的时候,学校转移都会非常困难。但现在的八路军,或者说晋察翼已经有条件可以发展大学教育。

“而且我们现在办大学,不仅仅只是培养人才。”

看到聂帅还在思考,魏红军继续道:“司令员,您想想。等以后革命胜利,我们接收的不仅仅是城市、工厂,还有大量的大学。我虽然是大老粗,土包子出身,但也和很多读书人接触过,包括一些大学教授、大学生他们接触过。除了真的支持我们革命的读书人之外,大部分读书人对于我们八路军的看法不能说是很正面。在他们的眼中我们都是土八路,是大老粗,是泥腿子。如果我们去管理一般的部门,这些人不会说什么。但在教育这样的事情上,他们认为他们才是专业的。他们肯定是瞧不起我们这些泥腿子出来的干部。他们不认为我们的泥腿子干部能够做好教育工作。大学就更是如此。我们党这么多干部当中,真正毕业于大学的干部才有多少人。

八路军缺乏干部是很严重的。

特别是读过书的,读书人出身的干部真的非常缺乏。因为八路军需要的干部,除了军队干部,还有大量的地方干部。你要是没读过书,或者是文盲出身,那么怎么去做地方工作。连上面下来的文件你都看不懂,不理解里面的意思。下面报上来的文件,你也眼瞎,那你怎么知道下面发生的事情。

所以在八路军这边,你就是小学毕业,那都是属于有文化的干部。

大学出身的,那在八路军这边都是大学问家。

“接收大学,和接收其他部门机构不一样。我们接收大学之后,还要管理大学,发展大学。但我们派出去接管大学的干部,不可能都是高学历的干部。如果我们的干部不熟悉大学,让他们去接收大学,肯定会遭到大学老师、学生的视,他们的排斥。同样我们的干部如果强势,那么他们就会认为我党压制他们。如果我们的干部缩手缩脚,他们就更会瞧不起我们的干部,瞧不起我们的党,甚至会排斥我们管理大学。和这些读书人交往,接收一个大学,管理一个大学都有大学问。

“你这是把大学说成龙潭虎穴。”

聂帅笑笑。

不过心中却是明白魏红军说的是对的。

读书人骄傲。

口头上说着为老百姓说话。但真正让他们去感受老百姓的生活,真正让他们跟老百姓做朋友,他们反而是嫌弃的。因为他们是读书人,对于他们来说自古以来文人就高人一等。文人可以为百姓说话,但文人绝对不可能是百姓。

八路军虽然读书人不少,但整体来说于部大都是泥腿子出身。

从出身上,那些读书人就看不起泥腿子。

泥腿子去接管大学,去管理大学,那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怎么可能高兴。他们表面上清高,但也不敢真的得罪有枪杆子的势力。他们不敢正面反抗,就会暗地里捣乱,影响新中国未来的教育部署。

“司令员,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我们自己要办大学。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干部学会什么是大学,怎么办大学。我们办大学不仅培养学生,也要大量的培养大学干部。我们的干部有了这样的经验,以后我们去接管大学,管理大学,才不会手忙脚乱。才不会让那些大学老师和学生瞧不起。而且革命胜利之后,我们不仅要接管全国的大学,而且我们肯定还要组建更多的大学。现在我们办大学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及时的更改,总结经验。

如果革命胜利之后,全面铺开,大规模建大学的时候,如果出现问题那就是全国性的大问题。

“嗯。

聂帅笑笑。

魏红军每一次给聂帅提建议,都是做足了功课。其实关于发展大学教育,中央和聂帅也都在考虑。只不过现在只是在考虑的阶段。

因为目前还在打仗。

所以大学教育,还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历史上中央大规模开始组建大学,是抗战结束之后的事情。

聂帅想了好一会道:“你认为我们应该开办几所大学?”

“三到五所大学。军政干部大学肯定是要开办的,因为我们现在还是需要大量的军政干部。除了军政干部学校之外,公安大学、师范大学、工业大学我认为也一定要办起来。”

“这么多?要是真的办三到五所大学,那么把师生加起来怎么也有三四千人。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超过万人都是轻松的。”

“司令员,我们要开办的大学不是从零开始。

是把原来军区和不少军分区的学校合并,集中起来办学。这样会精简学校干部和老师的数量,会是一次精兵简政。而且可以集中供应后勤。这样不仅不会增加负担,反而会降低负担。至于原来的很多学校干部和老师,完全可以参与其他工作。再说我们办的大学,名义上是大学,但和真正的大学还是有区别的。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还办不了规模很大的,像北平、上海等地的那些正规大学一样的大学。可是只要我们开了头,那么就可以慢慢的扩建。”

“你让我想想。”

大学哪里是说成立就能够成立的。

这是个大事情。

聂帅一时之间无法下决定。再说这么大的事情,聂帅一个人也下不了决定。这个需要晋察翼中央局开会讨论,最后还要给中央上报。

魏红军继续建议道:“司令员,我们办大学之后,可以在学校选择身家清白、有革命信念,成绩好的学生,派到苏联留学。主要是往苏联派遣工业干部和工业技术人才。我们可以跟中央建议,让中央和苏联方面协调。如果苏联方面可以同意,那么完全可以大量的往苏联派遣留学生。几年之后我们就可以收获大量有能力的干部和技术人员。

工业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是魏红军一直考虑的事情。

包括甄别日本战俘,都是基于这一点。

但这些根本不够。

还是需要更大规模的培养。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尖端工业的发展,领军人物大部分都是留学生。要么是留美归来的,要么是留苏归来的。

现阶段中共还没有能力派遣留学生去美国。

但留学苏联倒是非常有机会。

毕竟再怎么说中共和苏联是兄弟党。现在八路军这么强势,苏联也不可能和历史上一样瞧不起中共武装。苏联在历史上一直没有认为中共能够夺取天下,所以他们有什么事情都是跟国民政府商量。

但现在不一样。

八路军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