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48章

作者:随遇而安

结果李庆船那么多的功劳,解放之后也只是一名大校。

杨全武想了想道:“你要给他什么职位?”

“我规划华北军政大学,分为军事学院和干部学院。一个是培养军队干部,一个是培养地方干部。我准备推荐他担任华北军政大学军事学院的副院长兼任教育长。以他的能力,这个工作绰绰有余。”

副院长兼任教育长就是让李庆船全权负责军事学院的教育工作。虽然只是军事学院的教育长,但对于李庆船的未来是很好的开始。

“老领导,你把李庆船给我。我不仅可以让李庆船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且我还保证以后这些大学毕业生分配的时候,一定给你们冀中军区更多的名额。”

“你小子净糊弄我。”

杨全武没好气的说话。

然后道:“你现在就是临时负责这个事情。现在还是战争年代,你这样的军队干部是不会轻易调动的。你以后回到了翼热察军区,还能够管这些大学。等这些大学学生毕业的时候,你能管他们的去留?”

“老领导,我不在,李庆船不是还在吗?”

杨全武叹口气。

杨全武是真的舍不得李庆船。但魏红军说得对,李庆船继续在自己手底下,职位已经是达到了天花板,很难继续进步。李庆船为一分区的发展立下了呵呵功劳,杨全武也要为自己的老部下的未来考虑。

所以点头道:“好,李庆船我就交给你了。不过他到了华北军政大学,你要多关照他。他的情况你也知道。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华北军政大学一定能够大展宏图。

杨全武还是不放心。

所以瞩吋一下魏红军。实在是因为李庆船的出身,对他非常不利。

魏红军点头道:“老领导,你放心。我准备让他和孙义同志搭档。”

“好。”

第602章 李庆船的建议

李庆船从冀中军区调出来之后,根本没有时间休息。

因为魏红军直接给他任务。

去甄别老师。

这个时候孙义从延安返回。孙义本来在党校学习,但中央接到了晋察冀的电报之后,让孙义提前结业返回晋察冀。孙义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到了晋察冀才知道,是魏红军点的名。

孙义办学多年,在经验上不知道比魏红军高了多少。他回来之后,大学筹备工作速度大大加强。

其实这一次组建的大学当中,就数华北军政大学最难开办。

因为他的级别最高,地位也最重要。

毕竟这可是培养军政干部的大学,很多方面都会比较敏感。其他几个学校虽然很重要,但不会跟华北军政大学这么敏感。魏红军给晋察冀中央局的建议是,聂帅亲自兼任华北军政大学的校长,孙义同志担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军事学院院长,赵震生同志担任副校长兼任干部学院院长。

不过孙义在担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之前,还是魏红军组建的大学筹备组副组长,负责筹备组的日常工作。孙义到来之后,魏红军的工作压力陡然轻了很多。

魏红军只要把握大方向就可以。

“怎么样?”

李庆船摇头。

道:“我和各大学校的老师接触过。大家都是熟悉游击战的专家,训练新兵的能力也不错。但他,们很多人和我们要组建的华北军政大学军事学院的要求不符。”

李庆船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和军政大学老师候选人接触。

这一次华北军政大学是几所大学当中规模最大的。因为他将合并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察南干部学校,以及其他军分区历史上开办的干部学校。

“这一次我们成立的华北军政大学,目的是为了大量的给前线部队培养正规战的基层指挥员。面对面的正规战,和之前我们部队的游击战,运动战,当中的伏击战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打法。想要提升前线部队在大兵团作战时候的战斗力,最重要的就是基层指挥员。他们要让我们的战士们学会如何打大兵团作战。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学校老师开始重新征召。”

李庆船这一次调到学校是很意外的。

但他不反对。

在一分区他主要的工作就是训练新兵,负责部队后勤。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在晋绥军的时候就不是带兵打仗的军官。到了八路军之后,更是很难获得带兵打仗的机会。

相比起训练新兵,李庆船当然更愿意在军政大学培养指挥员。

“可是我们上哪里找学校老师?”

“首长,我们找的学校老师有什么限制吗?”

“限制?”

魏红军想了想道:“说吧。你肯定有想法。”

李庆船认识魏红军。

但只是认识,没有一起共过事。李庆船投奔一分区的时候,魏红军已经在盛县开始开辟新的根据地。后来魏红军的名气越来越大,到现在魏红军已经是晋察冀中央局委员。

此次过来和魏红军合作,李庆船是很小心的。

因为李庆船知道自己出身和魏红军这些老红军不能相比。魏红军他们是根正苗红,红是贫农出身,是老党员、老红军。可自己却是地主家庭,晋绥军出身,而且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两个人,一个触犯纪律被枪毙,一个属于“叛逃”。在一分区有杨全武的保护和绝对支持,但依旧有很多老红军、老干部看不惯李庆船。

认为杨全武对李庆船太好。

现在到了魏红军这里,他当然是更加小心。

李庆船犹豫了一下,还是道:“首长,如果说打仗,北洋军、国军部队很多将领都是一板一眼看起来水平低廉。但他们很多都是接受过正规军校教育,他们的教材大部分也都是来自德国和日本。

在大战略上,一些灵活的战术变化上,他们可能落,后。但是在最基础的步兵战术,基础的机关建设方面,他们学到的都是非常正规的德国、日本军队建设。我们这一次成立的华北军政大学,要适应未来大兵团作战,那么培养的基层指挥员学的就是这些东西。”

“你的意思是,从那些接受过正规军校教育的北洋军、国军军官当中寻找老师?”

“是。”

李庆船咬咬牙,点了点头。

也就是李庆船知道魏红军是杨全武的爱将。要是在其他人面前,李庆船绝对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他本身就是出身晋绥军,如果在新建立的华北军政大学推荐国军军官,影响怎么都不是太好。

魏红军没有立即点头。

李庆船看到魏红军思考,继续道:“我们此次组建华北军政大学,适应部队大兵团作战。那么除了一线指挥作战的基层指挥员之外,还要大量的培养其他机关专业人才。以后我们部队的机关各部门建设,后勤建设,包括后勤运输都要慢慢的走向正规化。因为这些和当初打游击都是不同的。想要培养这方面的干部,我们更需要从国军部队当中选择。像晋绥军部队,战斗力虽然一般,但在后勤机关建设上,却是非常正规的。

魏红军抬头看了一眼李庆船。

对于李庆船是非常满意。

李庆船对于华北军政大学的考虑,比魏红军、孙义这些干部更深更远。对于华北军政大学军事学院的想法,也不是流于表面。

部队正规化,部队大兵团建设,不是简单的培,养会打仗的指挥员就可以。他是方方面面的部门组成,有打仗的一线指挥员,也有需要上传下达通畅的合格的机关,当然更离不开后勤部队的正规化。

一线指挥员不说,如果机关建设出现问题,那就会出现机关单位各种推的现象出现,会直接影响部队的指挥稳定。特别是指挥的部队多了之后,机关单位更需要权责清晰。后勤部门就更不用说。

后勤部门的正规建设一旦出现问题,野战部队补充不及时,直接影响野战部队的作战能力。

这些李庆船都想到了。

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干部。

“还有什么渠道?你都一次性说出来。”

“然后就是一些特殊兵种的干部培养。特别是我们部队炮兵的培养。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日军俘虏当中,选择一些炮兵军官来学校担任炮兵战术教官。给我们的炮兵部队尽快培养一批合格的,基层炮兵指挥员。”

八路军成立的,自己的军事院校,结果教官全都是来自其他方面的。

让魏红军颇为无奈。

不过魏红军还是赞同李庆船的思路。因此魏红军道:“从哪里抽调那么多原北洋军、国军军官?

“首长,其实我晋察翼有很多这方面的干部。

其中不少干部都在一线打仗。八纵当初也有很多原国军军官成为了八纵指挥员。”

“嗯。”

魏红军点头。

晋察翼的确是不少这方面的干部。就说说八纵这边,像特务第一旅旅长李万福,特务第二旅旅长张大虎,保安旅旅长吴清河,以及目前在延安的教导第二旅副旅长宋志远,都是国军军官出身。下面还有好多团长级别的干部,也是出身国军。

当然不仅仅是八纵如此。

晋察冀很多其他军区也有大量国军军官。大部分都是晋察翼开辟根据地的时候,整编的晋绥军、东北军、西北军的军官。不过魏红军皱眉道:“我总不能为了华北军政大学,把他们从前线都调回来。他们很多人都是在前线带兵打仗的。就算我同意他们来学校当老师,各军区司令员也不会同意。”

那些干部都在前线打仗。

打的好好地。

让他们离开前线,回到军校来当教官,怎么说都说不过去。不要说是其他军区领导,就是翼热察军区这边很多人也会反对。

“首长,我晋察这边,不仅有很多在前线作战的原国军军官。还有很多国军军官在各个军区教导队,在各个军区的后勤机关单位,也在各个军区自己组建的军校当中。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机构当中抽调干部加入华北军政大学。”

“有足够的人?”

“搜罗搜罗,应该有不少人。”

“好。”

魏红军发现李庆船对于办学真的是胸有成竹。

难怪杨全武那么信任李庆船。

魏红军也准备学习杨全武,给李庆船更多的权力。因此道:“李庆船同志,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在全军区范围之内筛选学校需要的教官。不管他以前是什么身份,只要是军校需要的人,你都可以选,择。你能够说服的,可以自己解决。有些你搞不定的,你把名单报上来。我亲自去解决。还有关于聘一些日军当中的军官为教官,你也可以提前去筛选。华北军政大学军事学院的开办,目前有三个事情是必须要尽快解决的。一个是确定军事学院不同班级,一个是给军事学院配备所需要的教官,一个就是编写教材。这些事情我全权交给你负责,你的时间不多,最多只有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学校肯定要开学。”

“是。”

魏红军把军事学院前期工作都丢给了李庆船,但李庆船一点没有不高兴。

相反他很是高兴。

因为他是晋绥军投奔八路军的,这些年因为杨全武的器重听说过太多的牢骚话。因此他格外注意别人的看法。现在魏红军和杨全武一样,如此的重视自己,把军事学院如此重要的工作都交给自己。

李庆船只有高兴的。

他感激杨全武的信任,现在也感激魏红军的信任。

华北军政大学军事学院,他一定要不辜负期望,把他办的漂漂亮亮。

第603章 解放区的新鲜事

很多东西看着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

就像是组建大学。

八路军自己也有大学,但规模都很小,而且目前都在延安。可是这一次魏红军准备在晋察冀开办的大学,并不是只有大学名字的中专院校。而是实实在在的组建大学。

只不过因为现在的实际情况,所以这一次要组建的大学是把本科、大专、中专、技校都合并起来的大杂烩。也就是把原来分散的学校资源集中起来办学。

这样办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魏红军既然负责这个工作,就不会轻易退缩。魏红军和晋察冀军区部门和晋察冀边区地方部门交涉,认识了很多人,学到了很多和各部门打交道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