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85章

作者:随遇而安

河北人口多,物产丰富。

但冀热察军区不一样。想要扩军是要考虑实际情况的。特别是一下子扩军这么多。除非晋察冀军区那边拨款,给冀热察军区一定的支援。要不然光靠着冀热察军区,会让冀热察根据地的压力很大。

魏红军很严肃道:“我不是真的让你们扩军这么多。这只是军区给你们的空番号,是对外的番号。你们农闲的时候,可以让各村民兵接受训练。

用他们来充当这个番号也可以。

郑伟山他们都莫名其妙。

八路军发展,历来都是讲究不吃亏,不去打肿脸充胖子。而且八路军也不是很在意这些番号。你有空番号,没有兵有个屁用。

魏红军道:“我们和老蒋签署了协定,你们知道吗?”

“知道。”

这么大的事情大家当然都清楚。

魏红军继续道:“这份协定第九条有明确规定,要整编我们的部队,会对我们的部队进行缩编。但最后到底要缩编多少,还要看中央和老蒋谈判的结果。

“政委,这不扯淡吗?老蒋是什么人?他的话能信?”

吴清河撇撇嘴。

魏红军点头,道:“吴清河同志这句话说的不错。我们在四一二是接受过惨痛教训的。但这一次全国百姓都在关注,他们都希望和平。所以这个和平协议是肯定会签署的。到时候必然要对我们的部队进行缩编。但我们能相信老蒋的话吗?当然不能。如果我们真的缩编了部队,到时候老蒋翻脸和我们打仗怎么办?所以我准备在冀热察军区增加大量的空番号,等真的要我们缩编部队。那么就把这些空番号取消。”

关于晋察翼裁军的问题魏红军是想了很多。

这件事情聂帅绝对是失误,甚至是严重错误。

聂帅在晋察冀的裁军,让晋察翼每个纵队只有一万人左右。而且晋察冀本来那么多的纵队都被他砍掉。

野战军就剩下了五万人。

现在晋察冀这边的野战军有多少人?

有30万人。

要是跟历史上一样大裁军,晋察冀怎么应对那么多国军部队。常凯申知道晋察冀在抗战表现那么好,知道晋察翼部队战斗力强大,所以在晋察冀周围部署了那么多部队。如果晋察翼到时候没有部队打仗,必然跟历史上一样。所以魏红军准备在冀热察军区这边大规模组建各种空番号。等真需要缩编部队的时候,就有很多解决的余地。

几个人听到魏红军的话都是表情凝重。

因为他们都听懂了魏红军的意思。郑伟山立马道:“政委,我明白了。这个事情你放心,我们察绥军分区一定给你办好了。”

“政委,我们也能做到。”

“政委,你放心。”

大家都非常有默契。

魏红军点点头。

正因为魏红军相信他们,所以才让他们担任三级军分区的负责人。魏红军很严肃的对他们道:“今天这些话,出我口,入你们耳,到了外面绝对不许有一丝一毫的风声传出去。包括你们组建的空番号,你们必须要有办法让外面人相信,你们真的有那么多部队。我希望你们都记住保密纪律。

明白我的意思吗?”

“是。”

第645章 杨全武的准备

“这小子真是鬼精鬼精的。”

杨全武放下魏红军的信。虽然嘴里说的轻松,但脸色很是凝重。

魏红军把自己的想法直接给杨全武和郭田民写了信,然后派人给他们送了过去。目前晋察翼说是四个野战军部队,但冀热辽军区那边的情况是,即接受晋察冀的指挥,也接受东北军区的指挥。

因为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邓国去了东北。

邓国在东北是东北局书记,是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

因此冀热辽军区组建的野战军部队,即像是隶属于晋察冀,又像是隶属于东北野战军部队。平时主要工作不是配合晋察冀这边,更多的是配合东北那边。

就像是杜聿明之前进攻山海关,包深就接受邓国的命令,带着冀东部队配合邓国在南满的部队,一起保卫山海关。

所以认真说起来,现在的晋察冀四个野战军部队,其实只有三个。魏红军、杨全武、郭田民三个人就是晋察冀三大野战军司令员,所以魏红军做准备,当然是要跟杨全武和郭田民通气。

历史上聂帅裁军的时候,杨全武、郭田民他们这些将军都是反对。杨全武亲自写了一份建议书邀请郭田民、李志敏等人一起签字。然后交给了聂帅。

但聂帅没有同意。

所以才有了后来晋察冀大规模的裁军。

魏红军在信里面把自己对于未来的判断都写了进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裁军的担忧。魏红军写的还是很直白,告诉杨全武和郭田民,自己并不信任常凯申,并不相信国共双方签订一份协议,大家就会和平。表达按照协议内容缩编部队之后,一旦双方翻脸打仗,到时候要怎么办?

魏红军还分析了常凯申现在的情况。

国军目前兵力达到巅峰状态,因为短时间之内常凯申又整编了太多的伪军和土匪。如果国军那边缩编部队,他们完全可以缩编那些伪军、土匪,还有一些军阀部队。以国军目前的情况,常凯申就算是缩编了这些部队,也不会影响国军的战斗力,有可能还会还提高国军战斗力。

但八路军不行。

八路军一旦开始缩编部队,那就是直接影响战斗力。因此魏红军写信说了,自己对于未来部队缩编的一些提前准备。

杨全武这段时间主要是练兵。

突然接到魏红军这封信,杨全武把王直、李志敏、耿标三个人都叫了回来。因为魏红军信里面说的事情,杨全武想要做什么动作,是必须要得到他们的同意。

把信交给了王直和李志敏,还有耿标三个人。

黄勇离开了翼鲁军区之后,王直就担任了冀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第一野战军是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部队组成。因此成立了晋察冀第一野战军之后,杨全武担任司令员,王直担任了政治委员。

罗仁发去了延安没有回来,担任了教导第二旅旅长兼政委。后来带着部队去了东北,目前担任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说不上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

如果罗仁发继续留在晋察翼,那么就是现在晋察冀第一野战军的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罗仁发没回来,李志敏就调上来担任翼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同时也是晋察冀第一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本来杨全武是想让李志敏担任晋察冀第一纵队的政治委员,去跟黄发搭档。第一纵队是杨全武手中的钢枪,是杨全武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所以才安排自己的爱将黄发担任第一纵队司令员。

不过组建了晋察冀第一野战军司令部之后,杨全武发现手中的干部不够用。

所以把李志敏调了上来。

杨全武和李志敏两个人非常合拍。杨全武的很多想法,李志敏都能够理解,并且支持。不管是关于军队建设方面,包括根据地建设方面,两个人很多想法都惊人的相似。所以杨全武在司令部,需要李志敏这样和自己完全合拍的干部。

“老杨,我看魏红军说的还是有点道理。”

王直看完好一会之后开口说话。

王直也是能文能武,带兵能打仗,平时做政工工作也是一等一的好。但王直的脾气是真的很好。

和黄勇合作那么多年,能够让脾气火爆的黄勇不闹事,已经是相当厉害。

现在王直和杨全武搭档。

杨全武的脾气虽然没有黄勇那么火爆,但也是一个在军队“唯我独尊”的干部。多少干部都和杨全武合不来。但王直和杨全武搭档之后,却能够配合的非常融洽。

可以看出王直的能力。

王直看了耿标道:“耿标同志熟悉现在的情况。我们是不是要缩编部队?”

耿标来晋察冀第一野战军任职之前,是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兼联络部部长。

晋察冀这边对外联络的工作,一直是朱亮才和耿标负责。这一次晋察冀组建野战军,他们两个人才下来。耿标到了晋察冀第一野战军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朱亮才担任晋察冀第三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耿标因为负责对外联络的事情,所以一些事情知道不少。

“应该是。”

耿标点头。

道:“按照双方的协定目前正在交谈各自部队缩编方案。只是双方对于缩编的方案不满意,所以还没有达成协议。可是一旦双方达成了缩编协议,估计我们晋察冀也要遵守。”

国共双方签署协定只是一个开始。

里面很多条款需要一一落实。其中一个重要的条款就是双方缩编。但关于缩编多少部队,双方有分歧。都想要多留下自己的部队,少留下别人的部队。所以双方目前还在谈判当中。

只要这个谈判结束,那么双方必然要开始缩编部队。

晋察冀是八路军模范根据地,是八路军部队做多、地盘最大的根据地。到时候一旦开始缩编部队,晋察冀必然是重中之重。就是常凯申也会关注晋察冀。

毕竟你晋察冀抗战打的那么猛,缩编部队当然要从晋察冀开始。

杨全武撇撇嘴道:“什么狗屁协定。我们和蒋光头之间还能和平?我要是抓到了蒋光头,非枪毙他不可。看看孙连仲、庞炳勋等人现在在河北干什么?都在扩军备战,跟他们有什么可谈的。

像杨全武这样闽西出来的干部。

那可是和常凯申有血海深仇。

谈判,谈个屁。

再说现在的情况是在谈判的吗?看看河北的情况。国军中央军精锐占据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然后把北平、天津等地的伪军收编,把他们成建制的编入中央军序列当中。孙连仲更是前前后后带着十几万部队进入河北,目前担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庞炳勋在河北收拢那些伪军和土匪,手底下除了嫡系两个军之外,还扩编了一堆部队,十万人的部队。虽然孙连仲和庞炳勋只是占据河北几个大城市和交通线,并没有对河北的八路军大规模进攻。

但一步一步挤压八路军活动空间是有的。杨全武也不是好脾气的人,手中的部队针锋相对。目前的河北局势是剑拔餐张。这种情况之下,你让杨全武怎么相信所谓的和平谈判。

“老杨,你的意思呢?”

“魏红军鬼主意是多,但都很好用。

杨全武点头。

杨全武为什么喜欢魏红军,因为两个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

这种鬼主意,两个人都喜欢。

道:“缩编,如果真的缩编部队,那么以后我们怎么打仗。蒋光头就不是一个守信的人。如果我,们缩编部队,国军那么多部队,打起来我们得多吃亏。如果真的要按照协定缩编部队,我们不能吃亏。魏红军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先给他弄一堆番号出来,到时候往高了报。说起来我们晋察冀在抗战的时候,部队人数本来就不少。只是之前老黄带着三个旅的部队进入东北,让我们一下少了很多部队。我们跟魏红军学学,就在冀鲁军区和冀中军区大规模扩编一些独立师。弄他十个八个独立师,等以后缩编的时候,就把这些独立师取消。老王,你的想法呢?

王直笑了笑。

然后很直接道:“多做准备总是好的。如果最后没有缩编这种事情,那是好事情。可是一旦真的要缩编,到时候我们有了准备,就能够从容应对。”

都是一线将领。

看着现在河北的局面,谁会认为国共两党真的能够和平。

都不相信所谓的协议。

所以支持多做准备。

李志敏开口道:“我认同司令员和政委的想法。我们不害人,但我们不能没有防备之心。特别是和蒋光头这样出尔反尔的人,更不能失去防备心。我们是应该做准备。

“我也支持。”

耿标点头。

耿标别看后来一直在外交战线,他其实是非常出色的军事将领。

“我们不仅可以在军区设立独立师的编制,还可以在野战军当中虚设一些编制。等以后缩编的时候,就可以取消这些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