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88章

作者:随遇而安

第五办公室主任曾善很不客气的回答了陈运。凭啥都说是手工业合作社有问题。

曾善担任第五办公室主任,正好分管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在曾善看来,虽然1954年钢铁市场的混乱,手工业合作社单位有一些问题,甚至他们也加入了黑市倒卖钢铁。但真正的原因不在这里。

你们一些大单位,不仅获得国家分配的钢铁,又来到市场购买钢铁,直接造成了钢铁市场的混乱。

那些基建单位才是大户。

手工业合作社购买的钢铁,能和那些大单位相比吗?

“总理,我承认今年我们有些基建单位在市场上购买钢铁,造成了钢铁市场的一些混乱。但我们有些单位也是有苦衷的。上面的任务定的高,分配的钢铁却不够。总不能让我们少用钢铁,弄一些不合格的工程。想要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我们就需要钢铁。分配的钢铁不够,那我们只能是去市场上购买。这是分配出现了问题,而不是我们的基建基层单位的问题。”

建筑工程部部长陈正仁立马表示冤枉。

是你们分配的钢铁不够。而且直接说是分配出现了问题。陈正仁是大革命时期的党员,又是跟着主席上了井冈山的干部。所以敢于直接批评。

他们建筑工程部本来就任务重。

不要说是全国各个重要单位的建设,连军营建设,建筑工程部都要管理。所以他们每年分配到的钢铁数量是很多的。可是相比起任务,分配到的钢铁还是不足。

那怎么办?

只能是从计划外想办法,那就是在市场上购买钢铁。陈正仁接着道:“再说我们基建单位是购买了一批钢铁。但就我们购买的那些钢铁,也不至于让钢铁市场变得如此混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投机商人。”

看到曾善和陈正仁两个人呛起来。

总理立马道:“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发生这种比较严重的钢铁问题。我们应该高兴,因为这表明我们的经济发展好,钢铁需求强。我们今天召开会议是为了解决问题。大家有话都好好说。”

总理这么说,曾善和陈正仁两个人就不再说话。

陈运接着道:“总理说的是。钢铁市场出现这么多问题,从全局来看是经济发展导致钢铁需求增加。可是我们大部分钢铁都分配给计划内单位,流入市场的钢铁数量不足。但也不是说完全是这个问题。刚刚曾善同志说,我们有些基建单位参与抢购市场钢铁也是存在的。”

“还有一个问题。”

邓志辉放下手中的报告道:“1954年全国生产有些混乱,一些非必要的东西生产太多,直接打乱了市场。就说说这个铁床,1954年生产了几百万个,用了十几万吨钢铁。我就想问问大家,难道铁床是目前必须的嘛?我们现在已经奢侈到床也需要钢铁的地步吗?中央一直在强调要勤俭节约,各单位难道就不能用其他类型的床,必须要用铁床?”

“还有椅子,打造了这么多铁椅。怎么不坐铁椅,屁股坐不下?大家的屁股就那么尊贵,不是铁椅就不行?还有各单位、各个学校,在经费如此紧张的情况之下,定制铁制的球架、双杠、单杠、哑铃、杠铃等。”

“同志们,我国的钢铁产量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大部分都要用在工业上,用在铁路上,真正能够进入市场的钢铁数量是有限的。钢铁供应必须首先用于生产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如炊事用具、北方取暖用具、日用五金、小工具、小农具等,以便把有限的货源优先地供应人民需要和稳定民生。”

“可是1954年实际情况呢?流入市场有限的钢铁,都被一些单位拿去用在了享受当中。反而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所用的必需品严重不足,导致这些产品价格上涨。”

邓志辉根本不管别人怎么想。

把自己要说的话一股脑的说了出来。邓志辉看着报告的确是非常生气的。

他们负责农村工作的,为了合作社一年多挣一两百块,一两千块钱绞尽脑汁。可是看看这些单位,动不动就购买这种铁制品。

毛泽民附和道:“邓志辉同志所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这几年的钢铁产量提高速度很快,所以投入到市场的钢铁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按理来说1954年的经济虽然发展不错,导致市场需求提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就算有一些基建单位在市场上抢购钢铁,也不至于出现如此混乱的情况。所以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各个单位订购了太多不应该订购的东西,浪费了几十万吨钢铁。”

“正常来说,市场投放的钢铁,应该先用于生活必需品。这个必需品是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就像是铁锅,这才是生活必需品。而不是那些铁床、铁椅子、铁书架,这些东西现阶段我们必须使用吗?难道我们不能用其他东西代替吗?其实完全可以。只不过一些单位用了铁制品,其他单位也跟着在市场上采购。很多手工业合作社看到这方面订单多,看到这方面利润多,就把市场上购买的钢铁全用在这些方面。结果是真正需要的必需品生产缺乏。”

“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情况,那么1955年、1956年这种事情会继续发生。全国那么多单位,都给自己人打造铁床、铁椅、铁书架,以及各种铁制品,那么不管我们投入多少钢铁在市场上,最后结果都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那就是我们的钢铁是不足的。所以必须要先用在必需品当中。”

魏红军一直没说话。

只是一直在记录。

这才建国几年时间。这几年新中国经济发展还可以,各个单位手中开始有一些钱。中央管得严,不让人贪污这些钱。但这些单位也没有说要节约。

反而开始琢磨怎么花钱。

其实如果是物资丰富的年代这些都没有问题。但现在的中国是典型物资不足的国家。你们这些单位采购东西多了,那么市场上的东西就会减少。

钢铁本来就不够。

被这些单位抢走了,会导致市场钢铁越来越不够。

听着毛泽民和邓志辉的话,总理道:“有些单位是出格了。同志们,我们共产党人一向是要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打仗的时候,我们部队强调掩护百姓撤退。现在有些单位,有些干部开始强调享受在前,开始和人民群众抢夺物资。这种倾向必须要制止。荣真同志、赵震生同志,这个事情你们要负起责任来。”

“好。”聂帅点头。

聂帅分管第一办公室和第二办公室,其实就是分管政法委和文化委。所以关于国务院其他一些具体事情,聂帅并不会发表太多具体的建议。

他只管自己的工作。

“总理,很多单位有这方面需求,可以换—种方式采购。目前黑龙江和吉林地区和苏联、东欧国家做进出口贸易,家具厂一抓一大把。为什么—定要盯着铁制品。”

需求旺盛是好事情。

但必须要引导。

这些单位不要在市场上抢夺本来就不足的钢铁。这些钱如果能够流入家具厂,那么就会活跃全国家具市场。而且还不用在市场上抢夺本来就不足的钢铁。

魏红军听着大家讨论,对旁边的李富春道:“还是要加快往市场投放钢铁的速度。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钢铁不足造成的。”

“一五计划项目多。而且中间一直在增加新的项目。每增加一个新的项目,就要重新增加分配,减少市场投放。不说别的,光是这两年增加那么多自行车工厂和摩托车厂,需要分配的钢铁就多了很多。现在都要钢铁,弄得我头都大了。”

李富春开口。

魏红军点头。

想要增加市场投放的钢铁数量,除了要提高钢铁产量之外,剩下的就是中央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例。要不然市场上的钢铁永远会不足。

魏红军之所以没有发表意见。

是因为邓志辉把该说的都说了。现在的情况是不管怎么调整,钢铁肯定是不足的。所以别看这一次这么大阵仗的会议,最后的调整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就是进—步控制大单位在市场上抢购钢铁,控制各大单位采购一些不必要的铁制品,然后打击黑市,优先保障人民群众必需品。不过不管怎么打击,只要钢铁不足,那么倒买倒卖就无法彻底根治。

“你看二五计划的时候,能不能统筹兼顾轻工业、农业发展。这样市场上的钢铁就会多起来,缓解目前这种矛盾。”

魏红军现在考虑的是二五计划的问题。

李富春点头道:“这个我们找个时间,专门讨论一下。”李富春也认为二五计划应该调整一下比例。

现在重工业投入太多。

两个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等后面具体讨论。和魏红军猜测的一样。此次国务院会议最后的结果是,严禁计划内的各个单位在市场上购买钢铁,严禁各个单位在市场上购买一些不必要的钢铁制品,重拳打击黑市和倒买倒卖行为。市场上的钢铁要优先保证人民群众必需品。

第952章城市供应问题

“邓老,还得是你。”

会议结束,魏红军和邓志辉一起回到办公室。路上魏红军笑着道:“你今天这么一说,不知道多少本来准备花钱购买铁制品的单位心里骂你。”

敢于在计划外,在市场上购买钢铁的,那都不是普通的单位。

不是建筑工程部下面的基建单位,那就是一些工业部下面的工业单位。里面包括重工业、机械工业部下面的单位,也有—些轻工业部下面的一些单位。这些单位都是在计划经济年代,有权有势的部门。背后还有很多中央部委的支持。

邓志辉重拳出击,狠狠地批评这些部门。这一次会议能够如此顺利通过禁止这些部门在市场上购买钢铁,和邓志辉打头炮是分不开的。

其实是非常得罪人的。

不过邓志辉毫不在意。不是因为邓志辉资历深、级别高,所以不怕这些单位。而是邓志辉的性格就是如此。从红军时期开始,做工作就不怕得罪人。所以邓志辉的一生上上下下。

“现在有些单位实在是不成样子。”

说起这个邓志辉就很生气。

道:“现在我国物资缺乏,特别是钢铁这样的紧俏战略资源更是缺乏,更是要用在钢刃上。可是现在很多单位,为了一些根本没有必要的生活产品,就浪费钢铁。你说说那些铁床、铁桌、铁椅,还有一些单位购买铁窗,不就是手中有点钱就开始享受。不刹住这股风气,明年后年的工作就难做了。今年因为是刚刚开始,所以还没有发生太严重的事情,还没有传播到农村。可是一旦蔓延下去,明年后年市场上钢铁会更加不足。到时候农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农具这些铁制品定会涨价,这才是大问题。”

“是啊。”

说起这个魏红军也是叹口气。

目前国家除了统购统销政策之外,就是走工农业剪刀差的政策。国家制定的工业品价格比实际价格高一些,用这种方法回笼货币,增加利润。

就说说目前普通的农具。

一把锄头各地不一,但平均价格在2.3元左右。一台步犁平均价格在7元左右、铁齿杷平均价格就在13元左右,打稻机和水车那都是50多元。

这对于农村来说负担不低。

农村合作社想要购齐所需要的农具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魏红军和邓志辉还准备给中央写报告,希望二五计划的时候,降低这些农具的价格。

可是如果市场缺乏钢铁的情况严重起来,最后就会蔓延到农村。钢制品价格都会上升,农具也不例外。这可是会严重影响农村经济。

魏红军和邓志辉两个人生气的不仅仅是钢铁市场混乱,有些单位开始把钢铁用在享受上。更生气的是,他们这样乱搞,很容易影响农村发展。

“昨天递上去的报告看了没有?”

邓志辉一边走,跟魏红军道:“自从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放开之后,县乡包括一些离农村近的专区农副产品供应倒是非常充沛,出现市场繁荣情况。但一些大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少远离农村的一些大城市对农副产品的供应情况很是不满意。”

“我看了。”

之前国家供销合作社负责农副产品购销的时候,对于大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是优先的。或者说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优先供应大城市,然后才是那些中小城市。

但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放开之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大部分的农副产品都在当地解决,优先解决了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的问题。反而是配套没有赶上,所以大城市突然出现了农副产品供应不足的局面。

商业部把出现的问题共享给了农村工作部这边。商业部的意思是,目前那些大城市,包括大城市的大工厂都怨声不小。所以商业部希望和农村工作部合作,解决目前突然出现的大城市农副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

魏红军道:“邓老,你怎么看这个事情?”“我觉得这个事情我们不插手为好。”“让大城市自己解决?”

“嗯。”

邓志辉道:“我的想法是,哪个大城市自己缺农副产品,可以自己想办法去下面的县市购买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之前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在供应农副产品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存、运输过程当中损耗太严重。从农村收了十斤,最后浪费三分之一。就是因为运输和保存,以及分配上出现了问题。这一次放开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既然让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退出农副产品市场,就不需要让他们重新加入进来。”

魏红军点头。

明白邓志辉的意思。

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是属于政商一体的公司。他们虽然是公司,但又不完全是公司。因为他们更多的是执行国家政策的机构。

所以他们不是以做生意的思维,而是以行政部门的思维运营。一些工业品,还有粮食这种可以保存一段时间的农产品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们控制这些,对于稳定市场物价,国家集中资金是有巨大的作用的。

但偏偏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粮食这些不一样。特别是蔬菜、水果这些农副产品,稍微放两天就会变坏。是不适合统购统销。等命令下来,东西都坏了。

现在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发展很好。

如果让国家供销社和国家商业公司重新回来插手自由市场,那么会严重影响目前正常发展的自由市场。魏红军想了想道:“不过也不能完全不管。一旦大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出现大问题,到时候地方政府很有可能就下命令,要求基层政府提供多少多少农副产品。这样同样会破坏目前的农副产品自由市场。”

“那你的意思是?”

“的确应该是让各级地方政府自己解决。但既然农副产品不在统购统销名单当中,各城市解决农副产品不足的问题,就不能以行政命令,以统购统销手段。而应该去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要打通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乡镇农村之间的农副产品流动。如果做好了,对于我国政府在资源分配、物流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现在很多地方干部没有科学制定分配、流通这方面的概念。

面对任何事情,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下命令,用行政手段解决问题。题其实以行政手段解决问题也不是不可以。但就算是行政手段,这里面也有如何科学分配、如何完成最有效的流通这些大知识。越是能够科学安排这些知识,越是能够减少流通、储存当中的损耗。

“嗯。”

邓志辉点点头,道:“我听说欧美一些托拉斯大企业,下面的员工有几十万人。他们有一整套完整的储存、运输、分配方面的手段。在这方面他们有经验,如果有机会我们是应该学学这些东西。”

“最近中央不是要组织代表团去访问欧洲各国,正好也应该去考察这些,同时购买一些这方面的欧洲书籍。”

邓志辉别看马上就是六十岁。

但思维还是很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