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最后是内部消化。
影响利润。
但显然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放开之后,某些农村供销合作社就看到了这样的商机。这个年代交通非常差,不少农村来―趟城里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没有交通工具,交通条件也差,所以想要去一次县城都需要好几个小时甚至半天以上。很多农民一辈子都老老实实种地,很少能够去城市。所以他们到了城里去国家供销社,那也是唯唯诺诺。很多时候到了供销社都不知道要怎么办,连想买的东西都买不到。
同样国家供销社也是如此。
他们作为国家机构,除非是国家有命令,要求国家供销社深入农村,给农村卖东西。要不然国家供销社这边怎么可能费心费力,亲自去农村卖东西。
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
有些东西农民需要,农民手中也有一点点钱。但就是因为沟通不利,东西就卖不到农民手中。以前这种问题都是那些走街串巷的,也就是现在打击的“投机倒把”的那些小商人负责的。可是现在没有这样的小商人,这样的贸易通道就断了。
但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放开之后,成立的那些农村供销合作社不一样。
他们常年在各个农村收购农副产品,和周围的农村都很熟悉,知道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商品。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农民,最不怕的就是吃苦。为了挣钱他们能够走路走几个小时,去各地农村售卖他们所需要的商品。
这就是典型的代销。
这个不算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抗战时期晋察冀做生意,其实就是走这种模式。虽然根据地贸易总公司控制进入根据地的货物,但总不能全都是贸易公司自己负责分配。所以贸易公司都是弄来货物之后,把这些货物卖给各地贸易公司或者是小商贩。让他们去各个农村,把这些货物卖出去。
那些大城市就更是如此。
批发货物给各个代销公司。“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我们内部争论也不小。有些人提出应该禁止这种情况。不过我认为这种模式,提高了国家供销社的销售额,也让农村开办的供销合作社挣钱,当然下面的各个农村也能够不用去城市,就能够购买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在这个中间当中,国家从税收,还有国家供销社的利润当中获得更高的收入。属于是几方面都得利。所以我是想要观望一段时间。”
楚河开口。
一边说,一边看魏红军。
农副产品自由市场,魏红军是中央任命的最高负责人。魏红军的态度,直接影响新中国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的发展。
楚河是希望魏红军能够给下面一些时间。
“老楚,那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你好好盯着这个事情。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绝对不可能是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坏处的。你们把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优劣都要记录下来。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些代销的供销合作社,只能是在农村散卖,绝对不能在城镇和国家供销社打插台。”
在农村散卖,虽然会有一些争议,但不会有太多问题。但你要是敢在城市和国家供销社争夺市场,那就是触及了中央的底线。
“是。”
“至于具体要怎么定义这些做法,我还要和中央其他同志们讨论。还有什么事情吗?”
地方干部是一线干部。
虽然中央掌握全面的数据,但具体的情况,还是不如地方干部掌握的多。所以魏红军每到一个地方,调研之前先和当地干部聊天。
然后再去调研,印证这些。
同时也印证地方干部掌握情况的真假。
楚河道:“还有一个事情。从国家开始统购统销到现在已经是第四年,开始的时候农村的确是有些慌乱,也有很多怨言。但自从调整了统购统销之后,这两年统购统销的粮食数量几乎是固定的。”
“这是主席的意思,也是农村工作部的想法。”魏红军点头。
统购统销之后,农村的反应是很大的。生猪事件发生之后,主席就专门和魏红军、邓志辉几个人谈过话。主席的意思是,短时间之内不要随意改变统购统销的数量,其实就是不要随意增加统购统销粮食数量。
所以1953年和1954年的统购统销数量一直稳定在900亿斤。
按照主席的想法,一直到1956年,一五计划期间统购统销的粮食数量保持900亿斤是最合适的。等二五计划的时候,根据城市人口的变化,粮食产量的增加情况,重新调整统购统销的粮食数量。
“怎么,统购统销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是。最近两年统购统销的粮食数量没变,可是农村粮食产量却一直在增加。”
“你的意思是农村想卖粮食?”“对。”
这个事情魏红军倒是来了精神。
楚河道:“目前有些耕地比较多的农村,他们这两年的粮食产量增加不少。但因为公粮和统购统销数量没什么增加,所以手中留下了不少粮食。以前没有统购统销的时候,市场上有粮贩,会从农村购买粮食。现在有些合作社手中有了粮食,他们想要出售粮食获取资金。但因为现在全国统购统销,所以找不到门路卖出粮食。这就催生了一些暗地里的粮贩,也催生一些地方黑市。如果国家不赶紧解决这个问题,以后会出来很多新问题。”
魏红军点头。
国家完全的计划经济,就有现在这种弊端。
很多东西国家不可能全都计划好。就像是现在这个统购统销政策,在粮食产量每年都在变化的时候,就有很多僵化的问题存在。魏红军想了想道:“老楚,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统购统销是国家大战略,是不可能有改变。而粮食是国家重中之重,更是统购统销的重点。所以最起码几十年之内,粮食是不可能放开市场的。不仅不可能放开粮食市场,谁要是敢倒卖粮食,都是国家重点打击的对象。”
“嗯。”
楚河也是新中国高级官员。
对于魏红军说的很明白。想了想道:“可是很多合作社多余的粮食要有去处。”
农村的粮食少了是问题,多了也是问题。
有些合作社粮食多了,就想要用粮食换钱,购买一些商品,改善合作社社员的生活。可是统购统销政策之下,国家供销合作社不再购买粮食,那么他们只能是找其他的渠道。
这就会出现黑市问题。
“粮多就储存。”
魏红军道:“这个问题我会和中央其他同志们商量。不过我的想法是,粮多的时候当然是要存储粮食。而且存储粮食需要一层一层,都要有储备。多余的一些粮食,先是合作社要有自己的储备。然后还多出来的粮食,供销合作社应该购买。”
国家要有储备粮食,农村合作社自己也要有储备粮食。只有这样有事情发生的时候,才能够保持稳定。“要提高统购统销粮食数量吗?”
“不行。”
魏红军摇头。
道:“统购统销粮食数量一旦提高,那影响的不仅仅是粮食产量高的生产合作社,也会影响粮食产量不高的生产合作社。这样会影响大部分农村。所以统购统销的粮食数量,不能频繁的进行调整,而是要稳定。我的想法是,粮食产量比较高的农村,可以在统购统销之外,给供销合作社卖出多余的粮食。至于国家供销合作社以什么价格收购,这个需要讨论。老楚,你先让人统计一下生产合作社多余的粮食产量大约有多少。”
这个问题历史上六七十年代也碰到了。
当时国家的做法是,在统购统销之外购买的粮食,比统购统销的粮食价格高了30%。用这种方法增加国家存储,也适当的给农村增加收入。
和楚河谈了之后,魏红军对于目前的情况了解就更深。魏红军利用这个时间,还跟楚河去一些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和粮食产量比较高的农村合作社看看情况。在忙活的时候,周彬来到了武汉。
第955章信用社改革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迅猛。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总共21.7万个左右,98%的区乡都已经有了信用合作社。成为了我国基层最重要的信用担保机构。”
周彬他们来到武汉之后,魏红军立马在武汉召开了关于农村工商业发展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之间合作、改革等问题的会议。除了周彬他们这些金融系统的干部之外,农村工作部的赖若宇和召德尊他们也来到了武汉。
因为这不仅仅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问题,核心还是农村工商业发展的问题。所以农村工作部的常委还是要参加的。不过谭振林目前去了云南,正在和昆明军区那边联合发展江心坡农垦基地。而李少成负责农业生产,主要是负责在全国建造良田、推广良种,而且还要留在北京处理农村工作部和农业部的日常工作。
除了他们之外,魏红军和邓志辉还邀请了一些在地方负责农村工作的干部。就像是负责湖北农村工作的湖北省委副书记章体学,负责广东农村工作的广东省委副书记陈韬等人也参加了会议。因为要发展农村工商业,中央制定政策,地方干部是一线实施的。所以肯定要和他们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
等大家聚齐开会之后,罗伟林先替魏红军和邓志辉详细表达农村工作部下一步工作的想法。那就是要发展农村工商业,主要是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一个是可以就地取材,把农村更多的农副产品利用起来,不要浪费。另外一个是减少目前农副加工产品在路上和储存上的损耗。最后是繁荣农村经济。
对于农村工作部的计划,章体学、陈韬这些地方干部非常支持。因为目前农副产品的加工产业都在城市,导致各种问题频发。农副产品原材料在农村,可是加工厂在城市,一来一回先是原材料的损耗,后是加工产品的损耗。而且还占据本来就不富余的运输工具。把农副产品的加工产业放在农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详细介绍农村工作部下一步计划之后,罗伟林也介绍了为了发展农村工商业,要使用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的意思。同时罗伟林把之前魏红军、邓志辉他们总结的,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也开诚布公的表示出来。
仔细听了农村工作部这边的想法之后,周彬和荣子和、曹局如他们针对农村工作部的想法做了一番讨论。当然他们主要是讨论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问题。他们详细讨论之后,人民银行行长曹局如代替周彬他们,介绍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情况。
农村合作社虽然所有权复杂,但一直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之下。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最详细的数据就在人民银行这边。因此曹局如介绍的是外面各部门拿不到的详细数据。
曹局如和周彬是非常熟悉的。
早在中央苏区的时候,就配合周彬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建立国家总金库,整顿税收,统—财政等。抗战末期晋察冀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城市越来越多,急切需要整顿晋察冀金融秩序,曹局如又是跟着周彬来到了晋察冀。一直到1947年东北干部不足,才调到了东北,担任东北银行总经理,参与了东北金融秩序的组建。新中国成立之后调到中央,在周彬的推荐之下担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信用合作社,几乎和互助组、农村生产合作社是一同发展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是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曹局如继续道:“目前这些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股金为3.4亿元,存款在26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目前全国这么多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款全部加起来才26亿元左右。”
召德尊忍不住开口。
虽然农村穷,但每年光是公粮和工农业剪刀差给国家财政贡献的资金就有一百多亿人民币。农村穷,但农村大,人口多,财富还是不少的。可是全国农村成立20多万个信用合作社,所有的存款竟然才26亿元左右。
资金实在是太少。
“对。”
魏红军看向了邓志辉。
邓志辉和赖若宇、召德尊、罗伟林几个人做了简单计算之后,道:“26亿元的存款资金虽然不能说很多,但也不少。如果能够整合这些资金,对于农村下一步发展工商业所需要的起始资金是足够的。”
26亿元不能说很多,但也不是小数目。
农村工商业,也就是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和不少重工业是不一样的。这些产业只要开启之后,很多都能够挣钱,就能够自我循环。所以在资金使用上,和重工业又有很多不同。
“老邓,有一点你要清楚。”
周彬开口道:“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的初衷,虽然也带有金融属性,但更多的是农民自发成立的,自有资金互助组织,主要是帮助一些农户渡过困难时节。是互助经济的一种,它本身就不是银行。我知道农村发展工商业目前缺乏资金,你们需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可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互助经济的一面,它本身带有的对于农村救助功能是不能完全取缔的。特别是目前我国民政救济能力还不完善的情况之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这种互助救济是非常必要的补充。所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必须要有一部分继续参与互助救济,不能全都流入农村工商业当中。所以农村信用合作社拥有的26亿资金,只能有一部分支持农村工商业。”
周彬和邓志辉说话很随意,而且很直接。
实在是两个人认识二十多年,早在中央苏区两个人就一起共事,而且他们两个人年龄相同。周彬知道邓志辉的性格。在工作上邓志辉并不喜欢绕着弯说话。
因此周彬很直接的告诉邓志辉。
现在农村合作经济、互助经济,其实不仅仅是“人多力量大”,改变农村生产关系。他还承担国家应该承担的一部分救济功能。
现在国家穷。
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了重工业当中。
因此国家应该承担的很多方面的功能,国家都无法正常承担,主要是没钱。那么只能是农村互助经济、合作经济来代替国家职能部门,完成国家应该完成的一部分功能。
农村信用合作社,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们他每年都用非常低廉的利息,利息低到几乎为零的贷款,给不少家庭困难的农户渡过难关。这部分资金带有救济功能,必须要保留。
“这一点先记上。”
对于这个问题,赖若宇他们还有话说,不过魏红军先开口。这个问题先不争论。
周彬说的有道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互助救济功能,只有慢慢的让国家接手。在国家没有能力接手之前,就不应该盲目的取缔。一旦取缔那就是不负责任,完全放弃农村弱势农户。
虽然放弃之后,农村信用合作社轻松了,国家职能部门轻松了,但却是把那些弱势贫穷农户推出去自生自灭。这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是党应该干的事情。
“曹行长,你继续。”
“国家目前成立的银行,那都是属于从上到下,联营一体的。银行的资金,不分东南西北。当需要的时候,在华东的资金可以调入华南,华南的资金可以调入华北,这就看国家的需求。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偏偏不一样,它是散落各地的,没有联营一体的。”
曹局如继续汇报道:“因为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资金成立的信用合作社,不是从上而下成立的金融机构。东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隶属于东村农民,西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隶属于西村农民,因为这些信用合作社本身就是他们成立的。我们不可能因为东村这边需要钱,就要求西村那边的信用合作社把钱挪到东村。东村信用合作社没有资格要求西村信用合作社,我们政府部门也没有资格要求西村信用合作社。”
“我知道农村工作部想要把农村合作信用社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发展农村工商业上。可是如何调动这些散落的资金,就是现阶段最大的一个问题。”
信用合作社不是银行。
虽然都称呼信用合作社,但都不搭边。他不是新中国成立的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这种金融机构,可以全国统—调配。农村合作信用社就没有一个真正的上级机构,人民银行也不是真正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上级机构,顶多就是指导一下。
魏红军开口道:“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或者说是一个转型期。随着农村互助经济和合作经济的有序发展,对于信用合作社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以前信用合作社主要功能是救济能能,那么接下来农村互助经济和合作经济就需要信用合作社更多的资金帮助。现阶段这种小规模,散乱的信用合作社,很快就会不适应农村互助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少,人员管理混乱,是到了要整顿的时候。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特殊情况,不好成立省市机构,但成立一些县级合作信用社应该提上日程。我们农村工作部推动的农村工商业发展,也不是跨市跨省这种大规模的工商业发展。而是根据目前我国交通落后,所以立足于本地,主要是以县域为中心的工商业发展。所以只需要县级信用合作社的支持就足够了。”
“说是这个道理。”曹局如点头。
不过他道:“但信用合作社是从下到上的。如果要成立县级信用合作社,那么就需要农村信用合作社出资成立。也就是新成立的县级信用合作社管不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反而这些农村信用合作社才是县级信用合作社的股东。管理出现倒挂现象。根本无法解决信用合作社资金流通和整体管理问题。”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