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然后重新发展,能够以更好的精神出发。
魏红军道:“邓老,我看我们尽快召开一次全国农业会议。省市负责农业的干部都叫过来,给大家降降温。同时讨论一下兴修水利的具体章程。不能因为兴修水利就━窝蜂的都上去,还是要遵循科学,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更不能因为兴修水利就影响正常农业生产。你觉得呢?”
“我赞成。”
邓志辉点头。
是应该给大家降降温,让大家能够恢复冷静。
谈完工作之后,魏红军才开始谈高刚的问题,道:“邓老,书记处的事情你知道了。”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你是怎么想的?”
魏红军想听听邓志辉的想法。邓志辉道:“中央强调党的领导,反对‘分散主义’是正确的。不过同时中央也一直在强调党委是党委,行政部门是行政部门。之前党中央就已经公布过纪律,党委部门给下面的党委机构下发文件,行政部门给下面的行政机构下发文件。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书记处要求国务院各部委给书记处进行日常工作报告,这是把国务院当成是组织部、宣传部这样的党委部门。如果国务院成为书记处下面的机构,那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委员会放在哪里?”
“再说在农村工作上,我不相信高刚同志和饶书石同志。”
到了最后邓志辉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农村工作,邓志辉是不相信高刚和饶书石。高刚虽然在东北土改运动当中表现很好,成绩很大。但东北的农村在全中国来说是比较特殊的地方。
高刚也就负责过东北农村工作。
至于饶书石,邓志辉和饶书石是一起在华东工作过的。饶书石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特别是在华东纷杂的情况之下,面对农村地主、富农、中农,以及城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对待问题上,饶书石做的还是非常成功的。
有效的划分成分之后,政策把握上也非常不错。稳住了各个阶层,没让他们都成为敌人。
可以说饶书石在华东是有贡献的。
但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当年的农村。从1948年5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土改运动,进入互助组,现在又有很多省份已经开始进入初级合作社,甚至还有山西、河北、广东、湖北、江西、东北等高级合作社不少的省份。
而且农副产品自由市场放开不到一年,农村工作部还制定农村工商业发展。
这个时候邓志辉不希望发生意外。
特别是不希望高刚和饶书石插手。高刚太强势,太能够折腾。饶书石也不是简单的人,当年在新四军脱颖而出,最后走到了华东局书记的地步。这个过程邓志辉是亲眼见过的。
魏红军点头。
邓志辉这么想,那就好办多了。只要魏红军和邓志辉两个人一条心,那么高刚再怎么折腾,也管不到农村工作。所以魏红军也没有隐瞒自己观点道:“高刚同志现在的做法,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在组织程序上也是有问题的。不过既然是关系到书记处和国务院之间的关系,我想我们还是等总理的态度。现阶段工作这么多,我认为我们更多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工作上。”
邓志辉听懂了魏红军的意思。那就是不想当出头鸟。
如果可以邓志辉真不想扯皮这些事情,他只想好好地工作。但邓志辉参加革命三十年,经历过的各种事情很多。大革命时期的大屠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各种肃反运动,邓志辉都是经历过的。所以明白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事情。
如果是年轻的时候,就像是在中央苏区三十岁上下的时候,高刚这么插手国务院工作,他早就和人干起来了。不过三十年来经历的多,也没有年轻时候那么冲动。
因此想了好一会之后,缓缓地点头。
只要高刚不直接影响目前的农村工作,这件事情还真是不需要魏红军和邓志辉出头。因为他们两个人的上面还有总理、陈运、聂帅三名政治局常委。
伍豪同志的态度才最重要。
他是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党组第一书记。
两个人有了共识之后,把这件事情放在后面,又开始讨论工作上的事情。两个人目前最关注的就是夏收的情况。今年是大规模推广良种,同时大力兴修水利、积肥运动的年份。粮食产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下一步农村工作。
魏红军和邓志辉决定忍一忍,其他国务院领导都是同样的看法。
就在大家想要观察总理怎么应对的时候,外交部务虚会议上发生了冲突。
第961章 外交部务虚会议
外交部务虚会。
可以说是外交部部务会议,当然也可以说是外交部党组会议,但又不完全是党组会议和部务会议。这个外交部务虚会议的出现,和陈帅是有关系的。
陈帅上调中央担任外交部部长。
但总理一直是直接分管外交部的,因为外交部是国务院唯—一个没有副总理分管的部门。陈帅上任之后就表示,外交部
的干部有什么问题要跟总理说,大家就一起交流一下。然后把意见交给总理。
这样可以免大家一个一个给总理提意见。这就是外交部务虚会议的由来。
可是后面外交部务虚会,因为参加的基本上都是外交部党组成员,或者是重要干部,所以慢慢的就开始和外交部部务会议、党组会议混淆。因为务虚会议不算是正式会议,反而讨论一些问题更加放松。所以外交部这两年有什么事情,相比起党组会议、部务会议,更喜欢召开务虚会议。这两年外交部工作卓有成效,特别是和欧洲国家的来往频繁不少。
所以外交工作算是越来越重要。
这一天总理主持召开外交部务虚会议。书记处的事情,的确让总理忧烦。不过只是有些恼怒而已,其实总理不是很在意这个事情。国务院虽然各有各的地盘,但书记处的动作,直接影响大家的利益。只要总理顶过去,国务院这些大佬都会支持总理,书记处对国务院其实是没有任何办法。不过总理不是那种遇到事情就硬钢的性格,所以对于书记处的要求,他准备不支持、不回应、不搭理。
任由书记处上蹿下跳,无视他们的要求。因为书记处终究不是政治局,不管现在高刚怎么唱高调,书记处也是无法代替政治局。只要国务院不接招,那么书记处对于国务院就没有任何的办法。当然总理没在第一时间出手,是因为具体的事情,总理还是准备先看看主席的态度。
根据主席不同的态度,对于这一次的事情有不同的处理。所以还是若无其事的处理工作。
外交部务虚会议放在了下午两点。
因为总理要配合主席的工作时间。主席习惯晚上办公,所以为了配合主席,总理也调整自己的休息时间。在目前的中央领导当中,修养同志、总理、高刚三个人的作息习惯都是跟着主席走的。因为他们需要时常和主席讨论问题。
因此总理目前办公也是上午休息,下午开始办公。
此次会议是讨论和英法的关系,主要是讨论如何跟英法建立外交关系。同时中法两国经过1954年的交流之后,法国政府代表团马上就要访问中国。所以这一次会议上,总理部署如何接待他们,如何跟他们谈判。等部署了工作之后,总理询问大家的意见。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文天对总理提了意见。
“和欧美之间的谈判,包括如何接待法国代表团,工作有伍修全同志、乔官华同志负责,有礼宾司负责具体接待事宜。总理应该是制定政策大方向,而不是什么大小事情都抓。如果大小事情都抓,那么下面的干部怎么工作?”
张文天不满意总理把工作布置的太细。什么都弄好了。
什么细节都规定好了,下面的干部要做什么。就像是怎么接待法国代表团,总理拿出一个大方向,让礼宾司负责就行。或者交给伍修全、乔官华这些干部,让他们具体负责也可以。可是总理把如何接待的问题都考虑好了,在外交部会议上一个—个的部署。就连接待晚会上,需要多少酒,需要什么菜,总理都亲自部署。可是总理都弄好了,要外交部的那么多干部干什么?要外交部的礼宾司干什么?总理这是把很多干部和礼宾司的工作都干了。
张文天书生意气。看不惯就要说。
延安整风之后,很多曾经的留苏派干部,或者和留苏派干部亲近的那些干部,基本上都是非常低调。王铭不用说,康盛这些年也都是小心翼翼,基本不参与中央事情。包括中央免他政治局委员资格的时候,他也没有说过一句牢骚话。再看看总理现在的工作,几乎是事事请教主席,所有的工作都以主席的想法为主。甚至刚刚在国务院制定的方案,汇报主席的时候,主席只是稍微表现异议,总理立马回来就更改方案。在这一点上,国务院其他干部都没有总理这么“听话”。很多干部在工作上,如果和主席有争议,都会和主席交流。绝对不会因为主席有意见,就立马更改方案。
还有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大力支持过主席的王家祥,做事情也是非常低调。王家祥被派往苏联,担任新中国第一任驻苏大使。他在这个位置上很低调,基本上只做国内和苏联之间的传话,很少自主决定一些事情。
唯独张文天不一样。他在东北工作的时候,该怎么工作就怎么工作。组织、宣传,包括在土改运动上,都表现得很不错。跟陈运、彭珍他们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也从来不会退让。后来他代替王家祥担任驻苏大使,到了苏联之后很快就批评驻苏联大使馆的工作。认为驻苏大使馆工作太被动,一点没有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就像是“孤岛”—样。张文天认为驻苏大使馆应该加强政治教育、政治宣传,而且还要积极出击,和苏联、东欧国家建立联系。
张文天当时批评比较严厉。
王家祥认为张文天这是冲着自己来的,所以回国就告了张文天一状。
这就是张文天。
遵义会议之后党的最高领导人,后面的七大政治局委员,八大上只是普通的中央委员。现在他身上也只有一个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的职务。可以说他从遵义会议开始,他在党内的地位—步—步边缘化,从中央总负责变成了普通的中央干部。中央—些领导不喜欢他,包括主席对他也有一些看法,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如果是其他干部,被中央高层几位领导都“厌弃”,早就老老实实,低调处理事情。
但他丝毫没有觉得怎么样,碰到问题从来不知道忍着。该批评就批评,包括对于总理。今天这个外交部务虚会议就是如此。张文天就是不满总理的做法。外交部目前来说也算是兵强马壮,那些干部都是有文化、有资历、有能力的干部。
但总理部署工作,实在是太细,什么都规定好了。这让张文天他们怎么工作。
甚至因为总理总管的太细,外交部有些干部面对工作,干脆就是能推就推。最典型的就是季鹏飞,碰到事情直接告诉手底下的干部,去问总理的意见。总理有了批示之后,他才做事情。
“总理,你管事情管的太宽,大事情管,小事情也管。可是小事情管的多了,大事情就丢了。我们外交部每天那么多重要的事情,每次要找你批示,没有三四天根本批不下来。就算是我亲自去找你批示,也需要排队。国务院下面那么多部委领导,每天都在总理办公室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你的批示。我们很多人平时工作那么忙,但光是找总理批示,就需要好几个小时。”
张文天本来只是想要反映一下。或者劝一下总理。
可是越说越生气。因为张文天这个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每次因为一些重要事情找总理批示,也需要等好几个小时。甚至有时候当天都无法见到总理。如果总理在处理一些重要事情,张文天还不说什么。
但总理处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接见一个干部谈工作,讲工作重点就可以。具体的工作部署,可以让下面的干部安排。可是总理和一个干部谈话,方方面面都要谈。一谈就谈一个小时,反而耽误了一大堆的重要工作。
还有一些民主人士,外宾代表。
在那么繁忙的工作当中,这些人想要和总理见面,总理都会答应。而且总理的记忆力也好,那些民主人士、外宾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所以他们都觉得总理尊重人,对于总理的印象非常好。结果这些事情都处理完,反而该处理的事情没有处理。所以有些熟悉总理生活节奏的干部,都在总理刚刚起床之后上厕所的时候,在厕所门口等总理。实在是因为找总理批示文件太难。
“总理,你这是事务主义,连西瓜带芝麻都捡,结果是西瓜芝麻哪一个都捡不到。做工作应该是抓住西瓜丢掉芝麻嘛。而且各个部门都有人。外交部的干部都是能力很强的。什么都干涉,让别人不好工作。”
张文天突突的,把该说的都说了。弄得会议变得很尴尬。
不过张文天的确是说出了外交部不少干部的想法。
总理大小事情一手抓,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很明显,总理连下面干部家里什么情况都清楚。总理这种关心,干部心里都是暖洋洋的。
但缺点就更明显。
工作上都放不开手脚。总理的新闻秘书杨钢的文章,总理连标点符号都要检查。这让他怎么工作。
就像是长征的时候,刘帅对于总理就有诸多不满。当时刘帅是军委总参谋长,跟人抱怨:伍豪同志管得太多了,我这个参谋长管的事情他也管。随身带着本子,连背行李有几匹驴驹子都记着账,大小琐细的事都管。累得他写字的时候都打瞌睡,字迹就成了一坨一坨的,要让人猜都是些什么字。可电报还是要亲自写。
总理和张文天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张文天的妻子刘莹,目前是外交部部长助理。本来以刘莹的资历、级别,是要提名为外交部副部长的。但因为张文天是常务副部长,所以总理就任命刘莹担任部长助理,其实和副部长没有多少区别。
正因为关系很好,甚至私交也好,所以张文天才如此直接的批评总理的工作作风。
但这个时候不由得总理不多想。
高刚和张文天的关系密切。他们两个人在东北可以说是配合默契,在东北解放当中表现非常出色。高刚给中央提议张文天担任东北局副书记,只不过中央没有批准。但也可以看出高刚是多么赏识张文天的能力。
后来张文天从苏联回国担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的时候,高刚是亲自去飞机场迎接张文天归国。张文天本人对于高刚的能力也是高度评价。
因此平时张文天和高刚之间来往也是比较密切。
高刚这边刚刚有动作,张文天就在外交部务虚会议上发言,这不能不让人联系起来。在一片寂静当中,陈帅突然“哈哈”大笑,道:“张文天同志所言有理。总理,你这个习惯要改。你就算不考虑工作的事情,也要考虑身体吗?你不能因为工作,把身体搞垮了。”
陈帅性格好爽,所以和张文天这样的书生搭档,配合很好。
特别是张文天文笔好、理论好,让陈帅第一次做外交工作,从张文天身上学到了很多。因此他立马出来打哈哈。
“对,身体要紧。”
张汉服也是点头。
陈帅和张汉服这么一说,会议气氛立马好了很多。
张文天也发现了自己的发言有些太冲了,所以道:“是如此。总理事无巨细都管,健康受影响;你少管一点,各个部门就负责了。”
总理这才开口,非常谦虚道:“人就是为了工作吗?我们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努力工作。我们做的任何一个决策,稍微有些失误,造成的损失就难以预计。健康又有什么关系。”
总理的回答,让张文天是不满意的。
他是真觉得总理这种工作方式是不对的。总理不是一般干部,而是掌管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国务院总理。就是地方县长,做事情也不能自己大小事情一把抓,更何况是国务院总理。
你累死累活的干活,但效率呢?
总理应该是要充分调动外交部这些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压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是张文天刚要说下去,刘莹开口道:“但你是国务院总理,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你处理。你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身体。”
刘莹和总理夫妻是非常熟悉的。早年和他们一起工作过。
张文天私下对刘莹抱怨过总理的工作作风。当时刘莹就劝过张文天,表示总理的工作作风历来如此。向中发当总书记的时候,中央实际负责工作的就是总理,向中发不管事。当时湖南的事本来是由李伟汉和李力三负责的,但是总理也管了起来,连湖南干部的调动总理都一手包办。总理做事情历来是包办惯了的。在白色恐怖的时候,哪个机关要被破获了,哪个电台得搬到哪里去,总理都亲自管。其他人要转移,也都是他亲自去指挥。中央的事,各省的事,他全都一手安排。
白色恐怖的时候,总理这种工作方式,让下面很多干部对他很有好感,因为他非常负责任。出事情的时候,他不会一个人先跑掉,而是把有危险的这些人都管到了,保护了好多人。所以很多干部对于总理是感激的。
但当了国务院总理之后,他这种工作方式就有很多弊端。不过正因为刘莹知道这是总理几十年的工作风格,劝是没有用的。他为了缓和张文天刚刚造成的紧张,说出了这句话。
总理摆摆手,道:“工作重要,工作重要。”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