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看到这个样子,张文天知道这个事情没什么用。但他想要说的不仅仅是工作作风问题。所以他转移话题道:“总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接待外宾,是不是太过奢靡。我认为外交工作的核心不在于接待工作,不在于排场,不在于吃的好不好,主要是要靠政策。如果政策对头,那么就算是接待简单一些,但能谈成的问题自然可以谈成。可是如果政策不对头,那么就算是吃的再好,要反对你还是反对你,谈不成的事情依旧是谈不成。我们搞外交,要用我们的外交政策去交朋友,而不是靠着吃吃喝喝交朋友。”
张文天一张嘴,把会议气氛再次拉入了尴尬境地。因为总理是非常注重外交礼仪的。
接待外宾,从交通工具开始,住的、吃的、喝的,总理都是亲自部署的。但现在张文天直接批评这个。总理是有些生气的,不过他还是压住脾气道:“张文天同志,我们是大国,要给外国朋友们表现出我们热情好客,同时要表现出新中国的新气象。外交礼仪是一种尊重。”
“就算讲究外交礼仪,那也没必要如此奢靡,宴会也没必要一定要喝茅台啊!茅台那么贵。而且菜搞那么多,吃那个海鲜,你觉得很高贵,人家还害怕有河豚。外国人吃熊掌这些觉得害怕。”
张文天并不觉得总理的解释有道理。反而直接抨击。
甚至道:“—瓶茅台市场上三块钱,外交部用的茅台更贵。接待一次外宾宴会就用掉上百瓶茅台,而且很多都没用完,大部分都是浪费。我提议我们接待礼宾的礼仪应该进行改革,该奢靡的风格,以简朴为主。英国首相艾登在日内瓦招待我们的时候,菜就很简单,但也不影响我们两家达成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本来一直压着脾气的总理,这一次是真的勃然大怒。道:“如果外交部请客没钱了,就用我的工资垫上。”总理平时不怎么发火。
但他这么发火,让很多干部都静了下来。
“张文天同志,你的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要给外人一个好印象。尤其是近代以来,外国人对中国有很多偏见和误解。如果我们轻视外交礼仪,那么在外国人眼中我们依旧是那个愚昧落后,封闭粗鄙,不懂礼仪的国家。新中国需要以一个非常好的形象站在外国人面前,树立起中国人的自信心。”
总理一发火,张文天也是吓了一跳。
因为已经好长时间没见过总理发火。但张文天保留书生意气,总理批评他,他反而来了劲,道:“上一次缅甸代表团来华访问,临走时,相关部门按照总理制定的规定,给每人送了一件毛皮上衣。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毛皮上衣是非常名贵的好东西,但是对缅甸人来说,却是多余的,因为缅甸地处热带,常年温度都比较高,根本没有穿皮衣的时候。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为了外交礼仪而进行的外交礼仪。看起来我们遵守外交礼仪,给每位外宾送上了礼物。其实呢?说不定人家回国之后怎么笑话我们。”
“而且这几年随着我国外交局面的打开,每年都有几百上千个外国各种代表团访华。每一次外交部都如此高规格的接待,每年的接待费就不是小数目。而且我们外交部做了一个坏的榜样,结果下面的各级政府都是有样学样。这几年国外专家,外国商人,来中国的数量激增,是建国时候的几十倍上百倍。因为我们外交部如此大张旗鼓的维护外交礼仪,结果下面各级政府接待外国人的都是都是战战兢兢,生怕因为怠慢这些外国人,引起什么外交问题。所以外交部每年的招待费,加上各级政府面对外国专家、外国商人花费的资金,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应该是堂堂正正,用外交政策交朋友。而不是跟常凯申政府一样,战战兢兢的对待外国人。如果在外交领域,我们不懂得如何平等的和人打交道,那么我们新中国的外交和旧中国又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呆呆地看着张文天。
这个人真的是什么话都敢说。先是批评总理的工作作风,现在又是批评总理亲自制定的外交礼仪。
张文天就是这么刚。
历史上抗战之前不说,抗战结束之后,他先是在东北战略问题上,和彭珍发生了巨大的冲突。后来又因为富农党员问题,和修养同志发生了争执。后面调到外交部之后,又是抨击总理的工作作风和外交礼仪。所以庐山会议之后,张文天身上有一个罪名就是“反总理”。
这个罪名的来源就是在这里。
乔官华反应快,立马道:“张文天同志,你这话说的太过分了。我们要展现的是新中国新面貌,是为了让外国人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进步、文明的新中国。这是—种外交礼仪,而不是常凯申卖国政府出卖国家主权,谄媚列强的投降外交。你把新中国的外交和常凯申卖国政府相提并论,是严重的认识错误。”
“对。”
陈帅也是立马开口批评道:“张文天同志,你这种认识太过于片面。我们新中国的外交是和平、平等的外交,不管国家的大小和强弱,都是―律平等对待。我们的外交礼仪是平等的对待所有国家,而不是只针对列强。这个怎么能和常凯申卖国政府出卖主权给列强的投降外交混淆。张文天同志,还不赶紧检讨错误。”
张文天说的大部分东西,陈帅也是同意的。包括总理的工作作风。
陈帅也是认为有问题。
但张文天这样“口无遮拦”,在公开会议上指责,陈帅认为还是不合适的。总理不仅仅是直接分管外交部,他更是国务院总理,政治局常委,是国家领导人。
公开场合还是要维护总理的威信。
陈帅和张文天两个人在外交部工作,合作还是很好的。所以他赶紧圆场。不过张文天是倔脾气,虽然认识到自己语气不好,但不愿意就这样认错。
结果本来为了接待法国代表团,以及讨论和英法建交的务虚会议,最后是不欢而散。
“你怎么回事?”
会议结束之后,刘莹跟着来到了张文天办公室。—进门就埋怨张文天。
张文天停步,道:“我怎么了?本来就是伍豪同志的问题。你说说,哪里有外交部会议上,一个国务院总理连招待外宾的菜式都决定好的,这是一个国务院总理应该干的事情吗?我看外交部礼宾司,都快成为伍豪同志的秘书机构。”
“但你也不应该在外交部会议上这么直接了当的说伍豪同志。”
“君子坦荡荡。我们都是共产党人,是什么就是什么。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当中有句话,叫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这就是自由主义的一个特点。外交部务虚会议本来就是让大家畅所欲言,让大家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你看看现在的外交部工作情况。多少人开始耍滑头,遇到事情不处理,都推给伍豪同志,工作效率很低。不过这些问题的源头就是伍豪同志。”
刘莹叹口气。
张文天在中央就算不是“人憎狗嫌”,但也绝对是受到排斥的。中央几位主要领导,包括主席、伍豪同志,乃至于总司令,都不是很喜欢张文天。
可是张文天没有一点“自知之明”。
刘莹压低声音道:“是不是高刚同志让你这么说的?”“和高刚同志有什么关系?”
张文天一愣,疑惑的问刘莹。
刘莹看张文天的表情也不像是说谎。但刘莹还是忍不住道:“你和高刚同志还是要保持一点距离。”
“我们有些私交,但那是同志之间的正常交往。我们两个人交往,没有掺杂其他的东西。”
张文天摇头。
张文天虽然书生气十足,但也听懂了刘莹的意思。
看着倔强的张文天,刘莹只能是叹口气。张文天今天这一炮下去,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高刚和张文天之间的关系。同时一直以来关系比较好的总理和张文天之间也会有疙瘩。
第962章书记处会议
中央这边公开的会议都是没有什么秘密的。外交部务虚会议结束不久,会议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中央各部委,中央所有的干部都得到了消息。
还真有一些人赞成张文天的看法。特别是每次去排队的干部。
因为伍豪同志是国务院总理,所以国务院各部委有不少重要文件最后是需要总理批示的。就算只是总理在上面画个线表示“同意”,那也是需要总理的签字,因为这是程序。应该说这种事情都是很简单的事情。结果各部委的领导人去总理那边批示的时候,总是要等很长时间。
因为总理太忙。
不少领导早就想过,让总理改改这种工作方式。只不过总理不直接分管国务院各部委,平时工作上交叉有限。不像是外交部这样,是总理直接管理的。外交部的干部,对这些事情感触最深。
有些干部认为张文天这样是不对的。
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和总理交流。总理毕竟是国务院总理,是最高行政领导人。在公开场合这样批评总理的工作方式,批评总理亲自制定的外交礼仪,实在是不妥当。
当然更有不少人怀疑张文天这是为高刚冲锋陷阵。
怀疑他们的关系。
毕竟高刚刚刚针对国务院,外交部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得不让人怀疑,这里面有什么联系。
就连魏红军听到外交部务虚会议的事情之后,也有些怀疑高刚和张文天的关系。魏红军和张文天没什么交集,也没有实际在一起工作过,对于张文天本人也不熟悉。不知道这只是张文天的想法,还是配合高刚。
魏红军心里却明白一点。
这一次不管高刚的想法能不能成功,张文天最后都会被人诟病。
领导人喜欢用熟人,是有道理的。因为熟悉。
就像是现在,魏红军不熟悉张文天。所以并不能判断外交部务虚会议上的事情具体的缘由。这件事情张文天只是就事论事,还是涉及到高刚目前的事情。
真他MM的。
魏红军都忍不住爆粗口。
不过魏红军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抛在脑后。
因为魏红军有更重要的事情。夏收的情况已经汇报上来。魏红军看着夏收的粮食产量,道:“抽查的情况怎么样?”
魏红军负责农村工作之后,每次粮食产量汇报之后,都会抽查各地的粮食产量。每个省份都会抽查两三个县,然后派人下去调查报上来的数据是不是真实的。
有时候抽查的县数量多,有时候抽查的县数量少。就是随意的抽查。
只有随意,地方政府才会无防备。
魏红军也不指望这种抽查,就能够让地方上报的数据完全准备。这种上报的粮食产量数据,只要大致上没有大问题,那么魏红军就满意。召德尊负责这个事情,所以汇报道:“抽查还没有完全结束。但从目前已经完成抽查的乡镇农村情况来看,汇报数据和实际产量大致相同的占据76%左右,汇报数据大于实际产量不超过5%的有13%,汇报数据大于实际产量5%的有4%,汇报数据少于实际产量在5%以内的有5%,汇报数据少于实际产量5%以上的有2%。”
魏红军看着数据道:“这里面两种情况一定要重重处理。一个是汇报数据大于实际产量5%以上的。汇报数据和实际产量差距如此大,要么是当地干部水平不够,能力不足。要么就是谎报数据,虚构政绩。这两个无论是哪一个,都是当地干部严重的失职。另外一个是汇报数据少于实际产量5%以上的,如果不是能力问题,那就是要故意隐瞒产量,逃脱国家公粮义务,性质更加恶劣。”
农村工作部之所以选择5%这个数据。是因为这个数据是很难混淆的。
目前一般农村合作社,就算是最小的合作社,一年的粮食产量也有几万斤。5%的话,最少也是以千斤为单位。一个农村生产合作社,再怎么出现问题,也不可能有几千斤的粮食产量误差。
如果一个农村合作社有上千斤、几千斤的误差,一个县少的也有一两百个生产合作社,到时候误差带来的数据会有多少?会是十几万斤、几十万斤粮食的误差。
当然不是说5%划分就绝对是科学的。
只是农村工作部根据以往工作情况来划分的。“对。”
邓志辉道:“—两个县出现汇报数据和实际产量的误差不是什么大事情。怕就怕大部分县上报的数据都有问题。我国目前有2000来个县,如果每个县的数据都有误差,而且误差不小,那么全都加起来粮食产量的误差那就是天文数字。一旦发生这种事情,那么中央得到的数据就会失真,直接影响中央要实行的政策。”
“不过只要是人为的统计,那么肯定会出现一些误差。这个和干部的水平,干部的能力都有关系。所以我们必须要尽量的保证汇报数据和实际产量大致相符。而那些因为能力问题出现的汇报数据和实际产量的误差,那就需要对干部进行培训。但如果是因为私心擅自更改汇报数据,导致和实际产量不符。这种干部就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要进行组织处理。因为这是严重的隐瞒组织,是官僚主义、地方主义的体现。”
邓志辉支持魏红军的想法。
不管是汇报数报据高于实际产量,还是低于实际产量,都要好好调查。
因为都不是好现象。
一个是官僚主义,就是为了表自己的政绩。一个是地方主义,想要少交公粮,以及减少统购统销粮食。涉及到的干部,该处理就要处理。
“还有从夏粮产量来看,我总是觉得河南的发展有些慢。”
魏红军看着数据,最后点了点河南。
当然不是说河南粮食产量就很低,而是和魏红军心目当中的大粮仓差距太大。李少成回答道:“河南的粮食产量发展还是很快的。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河南的粮食产量才100多亿斤。到了1954年的时候,河南粮食产量就已经有250亿斤,提前两年完成了一五计划。从今年夏收情况来看,今年河南的粮食产量一定会有增长,就算不到300亿斤,270亿斤、280亿斤左右应该是有的。”
“不够。”魏红军摇头。
道:“你们看河北这边。河南相比起河北,耕地更多,土壤条件更好,水资源更丰富。但目前河北每年的粮食产量也有200多亿斤,可是河南的粮食产量只有250亿斤左右,潜力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红军同志考虑的是对的。”
邓志辉开口道:“我在中南局的时候,就考虑过河南的情况。不过河南的情况又有很多不同。河南可是被中央定义为重点发展工业的省份。中央和地方投资,很多都用在了工业领域。我看过河南干部的流动情况,河南为了发展工业,抽调大量的干部流入工业领域。虽然河南农业这几年发展也很快,但和河南的工业发展相比,就落后了很多。”
别看河南在历史上被称为大粮仓。是农业大省。
但新中国早期中央对于河南的定位可是重要的工业省份。
因为河南有很多优势。
其中最重要的优势就是,河南是中原地带,是属于交通要道所在地。同时河南毕竟是内陆省份。在目前中国还无法保证沿海安全的情况之下,一些重要工业放在内陆省份是必然的。
所以苏联援建项目,有10个放在了河南。国家投资的重点工业项目,也有15个放在河南。解放的时候,河南几个重要城市人口都严重不足。
但正因为中央把一些重要工业放在了河南,所以河南城市人口迅速大膨胀。就像是洛阳、郑州、平顶山、三门峡、焦作都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工业城市。
为了发展河南工业,河南抽到了大量的干部参加了工业建设。大量的资金也是投入工业当中。同时为了把河南工业和全国联系起来,中央在河南大力发展交通建设。
自然而然流入农业的干部和资金就不足。
历史上河南之所以拒绝中科大落户,实在是因为河南人口增长太快,但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却赶不上人口发展。当时的河南粮食严重不足,连省内自给自足都困难。当然不欢迎那么多人过来抢饭吃。
“河南还有一个问题。河南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平均。有些地方不缺水,有的地方又缺水厉害,而且洪灾旱灾也多。所以河南耕地看起来很多,但亩产很低。河南收两季,两季加起来平均亩产也不到200斤。连山西只种一茬,不算很好的耕地亩产都比不上。”
李少成补充一下。
李少成一直负责全国的农业生产,所以对于每个省份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这就是问题。”
魏红军严肃道:“河南的水资源不是很丰富,但也不少。按照河南的耕地情况,目前河南的粮食产量不应该低于500亿斤。现在河南的情况是,耕地多,土壤条件也不是很差,但就是亩产低。主要一个是水资源不平均,一个是很多耕地没有好好地开发。以河南的情况,如果好好地打造良田,那么农作物种植面积是可以轻松超过两亿亩的。就算棉花和油料占据一些耕地,但粮食种植面积也应该在1.5亿亩上下。这么多的耕地,亩产稍微提高一些,那么粮食产量就会猛增。加上兴修水利,好好利用水资源,那么河南可以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棉花产地、油料产地。现在河南缺乏的就是,制定一个整体的农业发展计划。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点都在工业发展上。”
工业挣钱。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