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822章

作者:随遇而安

  张文天在后面开口。

  道:“代表团回国之前,苏联那边不仅仅是基层党员,就是很多苏联人民群众也听到了赫鲁晓夫同志‘秘密报告’的事情。虽然他们没有看过报告原文,但他们都知道了赫鲁晓夫同志在苏共二十大全面否定斯大林同志,所以很多地方发生了冲突。所以这个事情是瞒不住的,传入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这事情是怎么都瞒不住。

  短时间之内在苏联已经闹成了那个样子,欧美情报部门又不是瞎子。他们千方百计的想要攻击斯大林同志都没有成功的事情,被苏共自己完成了。

  这么好的机会,他们怎么会放过。

  “这种事情要主动出击。”

  主席这个时候插话。

  道:“宣传讲究的就是主动。在宣传工作当中,一味地被动,只是见招拆招,是最失败的。只有主动出击,主动把我们的主张宣传出去,才能够不被人牵着走。”

  “再说,我们也要做一个表态。斯大林同志不仅仅是苏共党员,苏共领导人,他还是曾经的国际共运领导人。对于斯大林同志的评价,不是苏共的专属,只有他们才能够评价斯大林同志。我们作为国际共运的一份子,有充分的资格评价斯大林同志。”

  主席是亲自做过宣传工作的。

  所以对于宣传工作很是熟悉。现在既然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瞒不住,那么就要做好瞒不住的准备。现在只能是先声夺人,不能等着“秘密报告”传入中国之后被动的应对。

  “如果这样,那么我们要对于斯大林同志有一个明确的评价,然后公开报道出去。”

  总理开口。

  主席点头道:“对,我们要抢夺时间。在‘秘密报告’完全传入中国之前,先要给斯大林同志做一个明确的评价。只有先入为主,让党内外接受我们的评价,才能够在‘秘密报告’的冲击之下,不会出现大问题。”

  修养同志在旁边插话道:“我们必须要牢牢地抓住一点,那就是斯大林同志是一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的错误不能掩盖他是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修养同志负责党务工作多年。

  立马抓住了核心。

  中共必须要咬死斯大林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共产主义者。虽然有错误,但不能因为有错误就对他进行全面否定。

  主席点头。

  道:“修养同志说的很对。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看斯大林同志,对于他的正确和错误的地方作出作全面的和适当的分析,从而吸取有益的教训。”

  “不过苏共还没有公布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而且此事的后果仍在发展中。所以我们不好直接针对‘秘密报告’说什么。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支持苏共二十大反对个人迷信的报告,正面讲一些道理,补救赫鲁晓夫同志在‘秘密报告’当中冲动的失误。对斯大林同志的一生加以分析,既要指出他的严重错误,更要强调他的伟大功绩。对我党历史上同斯大林同志有关的路线错误,只从我党自己方面讲,不涉及斯大林同志。对个人迷信作一些分析,并说明我党一贯主张实行群众路线,实行民主集中制,反对突出个人。文章不要太长,要有针对性地讲道理。同志们的意见呢?”

  “这个办法好。”

  总理支持。

  虽然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已经瞒不住,但毕竟苏共没有公开发表“秘密报告”。中国这边总不能直接针对“秘密报告”写文章,发表声明。

  但为了后面有可能发生的冲击,中共必须要有自己的态度。

  主席说的就非常恰当。

  即表明中共对于斯大林同志的评价,但又不会激烈的对抗赫鲁晓夫同志。只是从我党历史上进行一些总结,加上正面批评“个人崇拜”、“个人迷信”,进一步强调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也算是声援赫鲁晓夫同志在苏共二十大的政治报告。

  其他人也都是点头。

  目前来说,也只有这样的办法。

  主席看了一圈,目光落在了陈波达身上,道:“陈波达同志,你们政策研究室要尽快写一份符合的文章。”

  “是。”

  陈波达是党内理论家,也是党内笔杆子。

  这种文章是他的拿手好戏。

  “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公布一些经济建设上的成就。用我们经济建设上的喜讯,来掩盖‘秘密报告’带来的冲击。”

  邓希贤开口,提出了意见。

  各种事情多了,那么自然而然对于“秘密报告”的关注就会少很多。

  从1948年5月1日建国开始,新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年正好是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很多数据都非常好看。

  正好可以公布出去,鼓舞士气,同时也转移视线。

  “这是好办法。”

  总理支持邓希贤的想法。

  其他人也是点头。

  新中国辉煌的经济成就,是你怎么都无法攻击。毕竟那都是硬邦邦的数据。有了成绩,那么说话也有底气。之前光是想着怎么从理论上考虑避免动荡,却没有考虑正面突破。

  主席也同意道:“八届五中会议结束之后,我们就陆陆续续公布一五计划完成的喜讯。邓希贤同志,你们计划委员会要拿出最准确的数据。”

  “是。”

  “不仅仅是一五计划的经济数据,我们还要公布建国以来其他方面的成绩。抗美援朝、剿匪、土改、禁烟、反贪等工作也要一起公布,让全国的人民群众审阅我们这八年的工作。这也算是为党的九大做准备。伍豪同志,这方面的工作你来抓一抓。”

  “好。”

  部署了这些事情之后,主席把话题转到了接下来的情况。问魏红军道:“红军同志,你给中央的报告我们看了。但写的比较粗略,现在你仔细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是。”

  魏红军道:“我们代表团此次在莫斯科,和苏联高层接触颇多。我认为赫鲁晓夫同志和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这些领导人之间,对于斯大林同志的评价还是有些分歧的。只不过现在赫鲁晓夫同志是苏共党内一把手,所以他们没有公开表达什么。但我认为这样的情况是很危险的。”

  “特别是赫鲁晓夫同志的‘秘密报告’出来之后,苏联内部目前动荡比较激烈。这份报告导致苏共党内思想混乱,很容易引起各方面的冲突。我们回国之前,苏联地方已经有地方发生过零星的冲突。一旦冲突加剧,到时候马林科夫同志、莫洛托夫同志他们很有可能就会要求赫鲁晓夫同志对这些问题负责。这是苏联国内的问题。”

  “另外一个是社会主义阵营这边。我们回国之前,不少出席苏共二十大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来找过我们。其中一些人希望我们能够出来说句话,对于赫鲁晓夫同志的‘秘密报告’都有不满。赫鲁晓夫同志这样的突然袭击,让其他兄弟党都心有芥蒂。事实上已经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运当中兄弟党之间的裂痕。”

  “欧洲是冷战最前沿地区,也是欧美帝国主义重点防范的地方。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一定会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肆传播。东欧国家的政治基础本来就不稳定。虽然说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他们的政权是二战结束的时候,在苏联红军强大的压力之下,东欧无产阶级政党和东欧本土实力派联合组建的。而他们政权稳定的基础一直是苏联的压力,是斯大林同志的威势压着他们。现在苏共自己全面否定斯大林同志,消息传到东欧国家之后,东欧国家必然会大乱。”

  “到时候赫鲁晓夫同志就会面临苏联国内党内外的压力,同时面临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秘密报告’的后遗症,会让赫鲁晓夫同志对于苏联,对于社会主义阵营都失去一定的控制。”

  大家脸色难看。

  虽然想过“秘密报告”的后遗症,但魏红军说的就严重很多。

  苏共内部矛盾,苏联内部矛盾,乃至于东欧国家内部矛盾。这些矛盾本来就有,只不过被掩盖,或者被压制住。可是苏共自己全盘否定斯大林同志之后,这些矛盾就爆发出来。

  那些被掩盖和压制的矛盾,在外来势力的煽动之下,越烧越旺。

  甚至会烧烬一切。

  当然对于那些还在追求成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更是一次覆灭性的打击。他们还怎么宣传自己的理论,还怎么让人相信他们。

  就连他们自己都会怀疑自己的信仰。

  可以说这一次绝对是国际共运的一次浩劫。

  “特别是东欧国家这边,这一次的动荡会远远超过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1953年的混乱。”

  “继续说下去。”

  主席也是脸色凝重。

  但魏红军的分析,主席还是赞成的。

  “一旦发生严重的问题,赫鲁晓夫同志必然会寻求我们的支持。我认为从公私两方面来说,我们都应该支持赫鲁晓夫同志。”

  “从大方向来说,虽然赫鲁晓夫同志的‘秘密报告’,给国际共运,给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我国毕竟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是国际共运的一员,维护好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都会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心国家。苏联一旦失去对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领导权,很容易造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所以我们支持赫鲁晓夫同志,支持苏联,就是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从私心方面来说,赫鲁晓夫同志想要获得我国的支持,在国际共运当中获得主席的声援,那么他一定会和1953年访问我国一样,在很多方面做出让步。这样我们第一个是可以改善两党之间的关系。苏共面对其他社会主义政党的时候,一贯喜欢以‘老子党’的态度。但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次的事情,让苏共接受大家的关系是平等的。各政党之间的关系是‘兄弟党’,而不是‘老子党’。可以改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就是经济上、军事上。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次的机会,从苏联引进更多的工业项目,这里面包括经济项目,也包括军工项目。赫鲁晓夫同志到时候急于获得我国的支持,在这些合作项目上,肯定会做很大的退让。这对于我国经济、军事发展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遇。”

  魏红军这一次比较完整的说出了应对之策。

  邓希贤同志接话道:“这些日子我和李福春同志、邓志辉同志、李先年同志他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若是这一次能够把握机会,那么二五计划之后,我国就大致上拥有了比较全面的工业基础。”

  这不是吹牛皮。

  如果二五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新中国工业就可以有非常好的基础。

  但现在又有一个机会掉在了中国头上。要是能够抓住现在的机会,那么二五计划之后,中国几乎可以说有了相当全面的工业基础。

  可能工业技术依旧很落后,缺少高精尖技术。

  但已经有了持续发展的可能。

  所以邓希贤是很赞成魏红军的建议。邓希贤更信奉实用主义,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不弄点好东西过来,那不是浪费这么好的机遇。

  “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很重要。”

  主席开口。

  虽然没有直接同意,但意思是明确的。

  主席很看重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目前美苏争霸,有好处也有坏处。可是一旦美苏争霸结束,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让美帝国主义占据上风,那么对于中国不是什么好事情。

  再说社会主义阵营分裂,国际共运怎么办?

  很快这一次会议达成了几项共识。首先对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不允许出去乱说,乱评价。在苏共正式发布“秘密报告”之前,中共这边不对此发表任何的声明。

  但为了应对“秘密报告”的冲击,中央决定写一篇“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样的一片文章。文章核心就是首先明确斯大林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然后批判“个人崇拜”、“个人迷信”,推崇民族集中制。

  接着以迎接新中国成立八周年的名义,公布新中国成立八年以来的各项成绩。

  然后是做好准备。

  一旦赫鲁晓夫同志,真的如魏红军判断的一样,需要中共和主席支持的时候,中共要如何和赫鲁晓夫同志谈判。如何支持苏联稳定社会主义阵营,如何从苏联获得更多经济建设上的支持等等。

  有了准备才能够从容。

  不像是历史上,赫鲁晓夫四月份就急冲冲的访问中国,想要得到中国的支持。但中国这边没有足够的准备,所以谈判虽然有了成果,但成果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大。

984 八届五中会议

对于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中央真的是严阵以待。

  因为坏消息不断。

  魏红军回国没两天,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市发生了大规模流血事件。1956年3月5日,是斯大林同志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本来很多地方就准备举行纪念斯大林同志逝世周年活动。这里面也包括很多地方党委和地方政府组织的纪念活动。

  但苏共二十大的报告,加上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消息传来,原来的活动直接变为游行示威。

  他们直接表达了对于苏共中央委员会的不满。

  这种群体性事件,很容易造成混乱,造成各种冲突。格鲁吉亚这边发生的事情就是如此。格鲁吉亚很多城市都发生了示威游行,第比利斯市情况最激烈。第比利斯市的那些示威群众慢慢的聚集起来,后来工人、大学生、中学生也加入,导致第比利斯市这边的工厂停业、学校听课、交通中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秘密报告”的事情之后,参加示威游行的人数越来越庞大。从5号开始的示威游行,到了10号冲突越来越大。示威群众开始包围格鲁吉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楼,政府大楼,外高加索军区司令部大楼。

  要求这些部门回应。

  他们还占据电报大楼,给莫斯科苏共中央委员会发电报,表达了对于苏共二十大和“秘密报告”的不满。要求赫鲁晓夫同志和苏共中央改正错误。

  事情越来越大,格鲁吉亚共和国这边根本控制不住,或者说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好。最后只能是动用部队和坦克,才把这次事情压了下去。在这个过程当中,打死几十人,打伤几百人,抓了一大批人。这些人大部分都被判刑,最重的判刑十年,最轻的判刑一年。

  第比利斯市的流血事件发生,全国真是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