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843章

作者:随遇而安

  被美苏逼得,只能是撤离埃及。

  丢尽了脸面。

  当美国的小弟,两个国家都是不甘心的。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背着美国,和中国改善关系,对于英法的外交是一次很大的胜利。

  就算无法建立外交关系,但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改善关系。

  “这个思路是对的。我们和英法之间没有根本性的问题,也没有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且从这几年的贸易情况来看,我们和英法之间还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美帝国主义可以从匈牙利撕开社会主义阵营,我们也可以和英法交好,撕开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只要我们和英法在外交上有了突破,那么帝国主义阵营的国家,大部分都能够跟着英法和我们改善关系。”

  主席点头,非常支持魏红军的分析。

  打仗的时候要学会迂回。

  美国和中国之间,目前利益分歧比较大。美国目前最担心的就是中国在东南亚输出革命,把整个东亚、东南亚都变成红色国家。所以美国对于中国是围追堵截。既然无法从美国这按正面突围,那么从英法那边侧面迂回也是一个办法。

  结束了政治局会议之后,魏红军和邓希贤再次忙着九大的筹备工作。

  现在九大的筹备工作,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审核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以及制定九大会议流程的地步。这每一个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魏红军和邓希贤,连续召开会议。

  魏红军要求大家从中央领导、各省领导、军队领导当中提名,大家可以随便提,八大主席团不参与提名。当然虽然要求大家随便提名,但也不是说没有一点点的标准。

  党政军系统当中,上将资历、级别以上的干部,基本上都会在这个名单之内。至于其他,就要看大家的提名情况。其实这种提名,把基本上有资格成为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人全都放入进去。最后大家提名的人数近500人。

  不过最后中央委员会候选人名单不会超过200人。

  也就是魏红军要召集审核委员会,在这近500人当中选择200人左右作为中央委员会候选人。这些人参与八大投票,按照票数成为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

  一边审核这个名单,魏红军和邓希贤根据大会发言人的情况,还有八大要讨论的内容,制定了八大会议流程。先交给修养同志、陈运、聂帅他们审核。

  他们同意之后,魏红军把这份会议流程交给主席审核。

  “这个发言顺序调整一下。”

1000 九大召开

主席仔细看着九大会议流程。

  指了指发言顺序,道:“我的报告放在第二天。”

  “可是主席,您的这份‘政治报告’会是九大重点要讨论的报告,也是整个九大的纲领性文件。以往我党的全国会议,第一天的报告都是党的负责人起草的‘政治报告’。”

  主席的这份九大政治报告,可是主席准备了近两年的报告。

  涉及到方方面面。

  大致内容和历史上“论十大关系”一样,都是讨论社会主义建设当中要怎么处理各种矛盾。这是一份纲领性文件,告诉你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应该注意什么。

  但比“论十大关系”更全面,更详细,很多理论也更加成熟。魏红军作为九大筹备主要负责人,已经是提前拜读过主席的这篇文章的草稿。这篇文章一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主席就会一跃超过马恩列斯所有人,成为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领域最有权威的领导人。

  因为主席在里面把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关系都考虑到了。

  真的是鸿篇巨著。

  魏红军相信,只要九大通过主席的这篇报告。接下来一段时间之内,中国没有太大的政治风波,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绝对可以迈上一个新台阶。

  因为这份报告,不要说是现在。就是再过几十年也不过时,也能够作为中央重要文件。

  主席摇头。

  道:“此次九大最重要的不是我的这篇‘政治报告’,而是我们党要准确的判断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主要矛盾判断正确,我们才能够围绕着这个主要矛盾制定政策。基本矛盾一旦判断错了,我们制定的政策就会发生严重的错误。你写的那篇‘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阶段当中的主要矛盾做了非常清晰的判断。”

  “我们的九大,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明确这一点。我的政治报告很多都是基于你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我们要先让大家接受你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党内有了共识之后,我在进行政治报告。所以九大第一天的报告就由你来做。”

  “再说,虽然我党全国大会第一天一般都是党的负责人做报告,但这也不是什么硬性规定。而且我党历史上也有大会筹备人第一个做报告的时候,所以这个顺序调整一下不会有问题的,我的报告就放在第二天。”

  “是。”

  魏红军点头,心中还是非常兴奋的。

  因为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誉。

  自从主席成为了党的负责人之后,只有一个人代替主席在大会第一天做过报告,那就是修养同志。不过修养同志大会第一天做报告,不是在全国党员代表会议,而是中间的全国中央委员会会议当中。修养同志代表政治局给中央委员会做报告。

  但就是这样,党内一段时间之内都有共识,那就是修养同志是党内二把手。

  而九大是真正的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魏红军在九大第一个做报告,代表的意义就不一样。而且中共九大召开,虽然比不上苏共二十大,但也不会差多少。特别是现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运都比较迷茫的时刻,大家对于中共九大会更加重视。很多无产阶级政党对于赫鲁晓夫和苏共非常失望,所以把目光转向了中共这边。

  到时候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表都会齐聚在北京。

  “主席,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事情。”

  “现在审核委员会进入了最后阶段,审核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候选人名单。不过有几个人大家实在是拿捏不定。”

  “具体呢?”

  魏红军道:“主要是高刚同志的事情涉及到的部分干部。高刚同志、饶书石同志、张文天同志、张秀善同志、贺今年同志、王建岸同志他们。从他们的历史来讲,他们都是资历深、成绩好,都应该进入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当中。但他们刚刚受到批判,又有一些不合适。”

  高刚这边的问题就是比较复杂。

  因为牵涉的干部级别高,资历深。而且虽然中央批评高刚,处理了高刚。但和高刚有关系的一些干部,只是调整了他们的工作,倒是并没有进行组织处理。

  就像是张秀善、贺今年、王建岸,他们既没有党内处罚,也没有组织处理。只是按照他们的级别,把他们调离了原来的位置。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就是受到了高刚的牵连。

  但中央又没有明确说他们和高刚是“一个宗派”。

  所以就有些麻烦。

  主席陷入沉思。

  好一会之后,主席道:“我的意见是,高刚同志虽然犯了错误,但他现在做的工作很重要。张文天同志,有错误,但历史上对我党也有很大的贡献。具体还是要看你们审核委员会那边的意见。”

  “是。”

  主席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高刚和张文天还是应该进入候选名单当中。

  毕竟再怎么说张文天曾经是党的负责人,而且还是中共最重要的转折时期。高刚曾经也是党的核心领导层。虽然两个人都受到批判,但如果连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候选名单都进不去,那么也不好看。

  至于其他干部,属于是可进可不进的干部,又有之前高刚问题,所以就算落选候选人名单也没什么。

  “还有一点,当然这个你和修养同志、伍豪同志、陈谈秋同志他们讨论一下。我想是不是从军队当中,抽调一批高级干部转地方。现在还有不少地方省委书记兼任军区政委,我看以后分明白一些。”

  “主席,您心中有人选吗?”

  军队高级干部转为地方干部。

  这可不是小事情。

  能够被主席这么说的干部,级别都不会太低。

  “也没有什么具体人选。不过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军队干部多,高级干部尤其多。抽调一些干部去地方,也是对地方的支援。”

  魏红军大致明白主席的意思。

  军队这两年裁军厉害。

  但现在军队高级干部多,而且年轻干部也多。四十岁左右的大军区领导、省军区领导、军级领导一抓一大把。如果都继续留在部队当中,会有很多问题。

  还不如现在让一些高级干部转到地方。

  “特别是那些曾经在根据地建设上出色的干部,抽调一批担任地方干部。”

  “是。”

  魏红军瞬间想到了好几个人。

  目前军队当中,根据地建设时期表现好的干部不少。就是魏红军以前的老部下当中就有不有少这方面的人才。就像是目前担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的夏侯文,那可是农村工作、城市工作、宣传工作、组织能力都一等一的干部。

  还有目前在内蒙古军区担任第一副政治委员的黄浩,第二副政治委员的黄文明,那都是当年根据地建设上表现相当好的干部。

  还有像接替王建岸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叶琛,那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干部。打仗水平高,开辟根据地能力也强。不过这些需要和其他干部商量。

  得到了主席的批准之后,九大会议流程就基本上完成。

  接下来就是九大最后时刻的筹备工作,也是最敏感的工作。审核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资格的问题。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一些很显眼的,资历深、级别高的干部容易选。但资历差不多、级别差不多的候选人,那就需要权衡。

  要考虑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军队、公营企业之间的平衡。

  不能是其中一方啥都占据。

  当然这是一方面,还要考虑历史形成的山头因素。不能什么好东西都被其中一个山头垄断,到时候很容易被人群起而攻。特别是魏红军和邓希贤是最谨慎的。

  两个人背后都有强大的山头力量。

  手底下有很多山头印记非常浓厚的干部。

  要是在这一次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当中,出现太多两个人山头的人,对于两个人都不是好事情。毕竟成为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那就是真正开始迈入党内高层。所以两个人对于这份候选人名单真的是非常谨慎。

  晋察冀出身的上将,除了像广州军区司令员陈开坤、福州军区司令员张子华、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夏侯文这样成绩出色,级别高的干部之外,魏红军把其他人几乎都给划掉了。

  至于中将、少将资历的干部,更是一个不留。就算他们已经成为某个省份的重要领导人,魏红军依旧划掉他们。这里面包括担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的高伟,安徽军区司令员的冯木林等人。就连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也就是内蒙古军区司令员的吴清河,魏红军都给划掉。

  实在是因为晋察冀,华北出身的干部比例太大。

  光是大将资历和级别的干部,晋察冀、华北就有杨全武、邓国、王秋云、王直、赵陆等人。加上转入地方的就更多了。这些人级别高,肯定是要进入这个候选名单的。而且他们在这一次九大上,都会成为中央委员。

  邓希贤也是如此。

  抗战时期129师,晋冀鲁豫,后面的中原局、西南局,手底下的干部非常多。但他和魏红军一样,不可能让他们大规模的成为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候选人。

  审核委员会总共经过了六次磋商,最后确定了210人的候选人名单。这份名单经过修养同志、陈运、聂帅他们审核之后,得到了主席的批准,最后在政治局通过。他们会参与九大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选举,最后按照得票数确定101名中央委员,77名中央候补委员。

  完成了这项工作之后,九大筹备就基本上已经结束。

  剩下的就是召开九大预备会议,如何接待全国代表,如何接待国际代表这种事情。

  1957年2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一次会议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九大召开第一天,魏红军作为九大筹备工作团团长,九大主席团副团长,先给与会代表介绍这一次九大召开的重要性,然后正式宣布中共九大召开。然后按照九大会议流程,魏红军做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的报告。可以说主席选择让魏红军先做这份报告,对于党内很多人是非常大的震撼。

  当然他们不是会议当天知道魏红军要做报告。

  其实九大这样的会议,是不可能在会议中间讨论那么多问题的。说实话那么多重要的事情,哪里是短短十几天的会议当中能够解决的。

  所以这种会议之前,都会先有预备会议。

  一些问题都会在预备会议上,已经分组进行讨论过。所以别看九大是2月16日召开的,其实全国代表2月7日就已经全都来到了北京。已经开始分组进行讨论。

  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分别负责几个组,参与他们的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