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851章

作者:随遇而安

  廖诚志道:“目前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是有共产党组织的,他们有些组织开始参加议会斗争,但也有一些组织口号就是要进行‘土改’。从我党自身来说,他们是兄弟党,我们应该是支持他们的。可是我们做统战工作,涉及到很多华商,包括一些华侨华人普通老百姓,他们手中都有不少土地。因此他们是反对东南亚共产党‘土改’口号的。”

  从党的角度来说,支持东南亚变红,支持东南亚的兄弟党。可是从统战工作、侨务工作来说,有些华侨华人却又反对东南亚共产党的主张。

  这个问题魏红军以前还真是没有遇到过。

  毕竟之前魏红军不分管党务、外交、统战这些东西。所以一直考虑的都是国家建设,外交方面也更多的是考虑英法美苏这些国家的态度变化。但现在听廖诚志的回报,才发现党的输出革命和统战工作还发生了一些矛盾。

  魏红军想了想道:“这个问题我希望统战部和外联部一起写一份关于东南亚地区的报告,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组织的详细资料。我会和王家祥同志谈这个问题。”

  这不是小事情。

  魏红军也不敢随便指示。

  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东南亚的历史复杂,如何推动东南亚的革命,也是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大事情。世界大国都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盘,东南亚本应该成为中国的基本盘。

  可惜中国这一百年一直是被人欺负的角色,新中国成立太晚,东南亚背后各种势力太多。

  但未来中国只要想要回到世界大国的位置上,东南亚是必须要把握住的。可是如何把握东南亚,如何把东南亚绑在中国身上,魏红军还没有头绪。所以目前东南亚共产党的情况,魏红军必须要知道详细资料。

  “魏书记。”

  魏红军和统战部开会的时候,赵寒走了进来。

  赵寒一二九运动出身,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晋察冀,解放之后调到了全国编制委员会担任办公厅主任、秘书长。后来全国编制委员会分拆,开始担任人事局副局长。

  七届五中会议魏红军补选为政治局常委之后,就调了赵寒进入书记处政治秘书室担任科长。

  其实就是担任魏红军的机要秘书,俗称的领导大秘。

  目前的书记处政治秘书室,是服务于七名政治局常委的。都是政治局常委的机要秘书分别担任其中的科长,一个个资历、级别都很高。不过实际情况是,政治秘书室主要是服务于主席。

  因为修养同志的机要秘书是王广美同志亲自负责,所以叫“刘办”,只是名义上归属政治秘书室。总理和陈运、邓希贤他们的机要秘书,都是挂靠在国务院。聂帅的机要秘书则是在新成立的政法委那边。

  魏红军的机要秘书赵寒在书记处上班,而且是刚刚进入政治秘书室的。

  赵寒道:“魏书记,外交部那边传来了消息。戴高乐接受外交部的邀请,准备以私人身份在五月份访问我国。主席那边要求你和总理、陈帅他们一起讨论,确定如何接待戴高乐。还有具体要谈一些什么内容,也要你们确定。”

1007 做接待准备

戴高乐要来,这可是中国外交的大事情。

  戴高乐的分量很重。

  甚至比之前来中国的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分量更重。因为艾德礼只是因为工党执政,所以能够成为英国首相。而戴高乐不一样,他是自己一个人可以组建一个政党的存在。

  所以戴高乐表态愿意接受中国的邀请访华之后,中央很是重视。

  主席让齐本鱼亲自通知总理和魏红军,要求总理和魏红军一起商量这个事情,拿出一个最佳的接待、谈判方案。虽然外交工作委员会成立,陈老总担任工作委员会书记。但总理依旧是分管外交工作的政治局常委,在外交领域的发言权最重。

  而魏红军这边就有些特殊。

  目前党中央的情况是,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构,而政治局是代表中央委员会行使最高权力。不过在中央层面,又是政治局常委是日常代替政治局的决策机构,书记处是政治局的办事机构。虽然八届五中会议上对于书记处的职能做了一些规定,对于他的权力也进行了一些限制。

  但书记处也就还是非常牛气。

  别看规定是除了党委部门之外,其他部委的事情,书记处是没有权力领导。但作为党中央的办事机构,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的任何决策,最后都是需要书记处去传达、落实、去监督。

  举个例子,政治局对于中央部委,以及地方政府有任何的指示,都是书记处整理政治局的决定。然后给涉及到的各个部委和地方政府传达政治局的指示精神。

  然后还要去监督他们完成的情况。

  而目前中央的情况,政治局常委基本上都各管一摊。所以一般情况之下,书记处是直接和主席对接的。

  这就导致书记处是没权力领导那些部委,领导那些具体事情,但却是有权力了解事情的发展,有权力对这些事情发表意见。然后再把了解到的事情汇报给主席,汇报给政治局常委。

  当初高刚为啥在中央威势赫赫,就是因为书记处这样特殊的功能。要不是他不满足,还想要直接领导那些部委,也不至于被人撅了回来。

  这一次的事情就是如此。

  戴高乐要来中国,这是外交工作委员会的事情。具体的事情总理和陈老总他们商量就可以。但主席点名魏红军参加,就是让魏红军以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身份过去发表一些意见的。

  这一次会议除了总理、魏红军、陈老总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外交工作委员会、外交部这边的干部。

  “陈老总,你们外交部可是不声不响的做了大事情。”

  魏红军看到陈帅,和他开了玩笑。

  这一次的事情做得实在是太棒。戴高乐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法国政坛,但这位在法国的影响力依旧非常大。外交部竟然能够邀请戴高乐以私人身份访问中国。

  这对于推动中法两国的关系,绝对是标志性的大事情。

  “这里面分不开红军同志的功劳。正是因为红军同志判断,让我们能够提早和法国各方接触。”

  陈老总很是好爽。

  他调到外交部之后,其实压力是非常大的。

  陈老总不是那种心思缜密,喜怒不形于色的干部。他性格爽利,喜欢有话就说。这种性格在战争年代团结各方是非常好的。但到了外交部之后,在总理一直强调“外交无小事”的精神面前,有些看起来格格不入。

  所以工作当中受到过总理的一些批评。

  让他在外面不要“口无遮拦”。

  好在总理和陈老总多年交情,陈老总又是豁达之人,并不会因为受到批评就撂挑子不敢。因此陈老总在外交领域是一边接受批评,一边做他的外交部部长。

  这一次在英法英发力,没想到钓出了大鱼。

  戴高乐要来。

  魏红军还是很感兴趣,外交部是怎么钓到戴高乐的。所以很直接的问道:“我听说戴高乐将军在法国深居简出,是怎么邀请到他的?”

  “苏伊士运河之战,英法两国被美苏逼退之后,两国国内的情况都不是很好。特别是法国这几年,外交上想要维持殖民地,但一直在失败。原法国殖民地国家不停地发生冲突,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开始和法军发生战斗。所以法国这几年维持殖民地并不容易。不仅没有给法国带来利益,反而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现在法国经济上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通货膨胀也厉害,国内很多人对于目前的法国政府不满。法国现在的内阁已经是岌岌可危,法国国内已经有不少舆论要求戴高乐将军重新出山。”

  范慧开口。

  范慧党内资历很浅,1948年快要解放的时候才入党。

  但他和党组织之前一直有联系,而且曾经是报界名人。所以刚刚入党就受到重视,加入了外交部,担任外交部欧洲司司长。中国和英国、法国这些国家打破外交僵局之后,互相成立代办处,他当时就去了英国。

  他在英国担任代办处常驻代办,同时也负责外交部在欧洲所有的工作。

  九大之后,范慧就正式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继续负责欧洲司的工作。现在的欧洲司叫欧非司,是负责欧洲和非洲工作的。

  他给魏红军介绍具体情况,道:“我们的人和戴高乐将军见面,开始主要是谈殖民的问题。我们并没有支持法国在殖民地的政策,反而是批评了法国的殖民政策。表示殖民地的国家民族独立是大势所趋,是阻挡不了的。不过殖民问题毕竟是历史遗留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法国在殖民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问题上,提出一份可行性计划。”

  “后面我们开始谈双方经济上的合作问题。目前法国国内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很多工厂开工率不足。我们和戴高乐将军表达了对于法国工业的推崇,表示非常愿意和法国工业部门做生意。”

  “最后我们还谈了关于目前世界局势,表态支持欧洲拥有自己独立的外交。戴高乐将军很是健谈,对于我们提出的话题也是非常感兴趣。后面就同意了访问我国。”

  戴高乐同意访问中国,外交部不少人也是比较意外的。

  他怎么就答应了呢?

  不过不管如何,此次能够成功邀请戴高乐,是中国外交的一次巨大突破。

  “同志们,戴高乐将军以私人身份访华,具体的日子我们在商量。我们召开这一次会议,主要是分析戴高乐将军访华,他的目的会是什么?他此次访华,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成果?而我们要怎么接待戴高乐将军,怎么和戴高乐将军交流,才能够达到我们双方都想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接待的准备,同时做好谈判准备。机会来了,一定要把握住。”

  总理打断了大家交谈。

  要开始进入正题。

  魏红军第一个开口道:“我想问问,戴高乐将军出山的可能性大不大?”

  “应该不小。”

  范慧道:“目前法国国内问题太多,现在的政府根本无法解决。这几年戴高乐将军虽然在法国很是低调,但支持他的力量越来越多。法国百姓也开始支持戴高乐将军出山。特别是现在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的战争,对于法国经济、外交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判断,一两年之内戴高乐将军应该会重新出山。”

  “如果这样,这一次戴高乐将军选择访问我国,就更是一件大事情。”

  陈老总开口。

  道:“这一次苏伊士运河之战,美苏两国把英法的底裤都给扯了下来。英法两国面对那些曾经的殖民地,还有一定的优势。但面对美苏这样的大国强国已经毫无抵抗之力。别看英法都是曾经的世界霸主,但现在要么谋求一条其他的路,要么只能是成为美帝国主义的附庸。”

  陈老总很直接的说出了目前英法的情况。

  如果说赫鲁晓夫气势汹汹的去波兰,最后灰溜溜的撤离,让大家看到了赫鲁晓夫色厉内茬。赫鲁晓夫也被社会主义阵营很多人嘲笑。那么英法在苏伊士运河之战也是如此。

  丢尽了脸面。

  开始很牛气。

  打的埃及伤亡惨重,步步后退。

  结果苏联一边在处理匈牙利的事情,一边警告英法。如果他们敢继续进攻埃及,就要推平了英法。结果把英法给吓坏了,立马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而这个时候美国掺和进来。

  一边警告苏联不要进攻英法,但一边又警告英法撤离埃及。

  最后的结果是,英法灰溜溜的离开了埃及。世界都看到了美苏的强势崛起,英法的没落,结果中东各国开始寻找新的老大。美苏两国的势力渗透到了中东。

  同时也让很多英法殖民地的民族看到了独立的希望。他们之前对于英法还是相当畏惧的。没想到英法在美苏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甚至都没有胆量较量一下,就结束了苏伊士运河之战。

  一个霸主一旦失去了威慑力,那么这就是霸权全面崩溃的开始。英法在自己的殖民地,现在就是这样的过程。就像是陈老总说的,美苏两国把英法的底裤都给扯了下来。本来还不敢反抗的殖民地民族,也都看到了英法的虚弱。

  “陈义同志说的对。现在的英法要么彻底依附在美帝国主义,要么就要寻找一条新的道路。”

  “总理,英法再怎么没落,曾经也是世界霸主。他们怎么可能会甘心依附美帝国主义,成为美帝国主义的应声虫。只不过形势比人强,让他们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外交部副部长伍修全开口。

  道:“戴高乐此次来我国,就是在寻找一条新的路。英法绝对是不甘心完全没落,还是想要挣扎一下。和我国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也是他们的一种新的选择。我们就要从这个思路考虑问题。”

  魏红军没有插嘴。

  听着大家的议论。在这里的这些人都是外交领域多年的干部,对于世界局势的判断还是相当准确的。大家都判断戴高乐是有很大机会重新出山,这一次来中国是想要和中国达成一些共识。

  以此来维持欧洲的体面,别让法国真的成为美国的小弟。

  要是这一次有了共识,那么戴高乐出山之后,中法两国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总理也在听大家的话。

  好一会之后,总理道:“大家的意见我总结了一下。大家都判断戴高乐将军这一次来华,是想要和我们改善外交关系,为法国寻找一条新的路子。从这个方面考虑,这一次和戴高乐将军见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中法外交关系,进一步加强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而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就要和戴高乐将军讨论如何弥合分歧,寻找一些共通点。”

  “总理,上一次艾德礼访华的时候,主席就跟艾德礼说过。我们和英法之间认真说起来,并没有无法解决的根本性矛盾。一些外交上的分歧,完全可以在对话当中解决。”

  伍修全说的很直接。

  中法目前有什么不能解决的矛盾吗?

  并没有。

  两国目前的矛盾,一个是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一个是法国想要维持殖民体系和中国反对殖民的矛盾。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其他琐碎的矛盾。

  但这些矛盾并不是根本性的矛盾。

  “伍修全同志说的对。赫鲁晓夫同志在苏共二十大提出‘三和平’理论,我们在九大上提出‘长期共存’的判断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之间都要寻找一条和平共存之路。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之间肯定是有矛盾,甚至是敌我矛盾,但没有到立即要打起来,无法解决矛盾的地步。所以这个在中法之间不算是什么很严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