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874章

作者:随遇而安

  自从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运当中的影响力一直在下降。到了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之后,更是让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对于赫鲁晓夫和苏联不满。

  这直接影响了赫鲁晓夫和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和无产阶级政党当中的地位。

  不仅无产阶级政党认为赫鲁晓夫没有能力领导国际共运,社会主义阵营的很多国家也认为赫鲁晓夫没有能力引领社会主义阵营。

  就像是东欧不少国家。

  都直接表达了这种观点。特别是波兰党,对于赫鲁晓夫最是瞧不起。赫鲁晓夫从波兰灰溜溜滚蛋之后,波兰党就觉得赫鲁晓夫不过如此,苏联不过如此。

  所以这一次来苏联之后,直接的表示赫鲁晓夫和苏联不适合继续领导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让赫鲁晓夫非常没面子。

  至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二五仔”南斯拉夫就不用说了。南斯拉夫代表团来了苏联之后,铁托就窝在自己下榻的地方。不仅不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交流,还直接拒绝了赫鲁晓夫想要和南斯拉夫代表团谈话的邀请。

  铁托来了莫斯科之后,都没有见过赫鲁晓夫。

  不管是波兰代表团的态度,还是南斯拉夫铁托的态度,都让赫鲁晓夫很是生气。

  此次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就是,苏联和赫鲁晓夫重新证明的,最好的一次机会。所以赫鲁晓夫要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看看苏联的强大。

  既然理论上无法压服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无阶级政党,赫鲁晓夫就采取以力压人的办法。

  赫鲁晓夫的手段就是这么粗糙。

  理论功底太差,政治水平太差,所以工作手段就变得粗暴。

  先是在11月3日,发射了人造卫星。为了在这个时间段发射卫星,把本来要完成的技术要求一减再减。苏联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在很多技术上和原来的计划是相差很多的。

  不过政治上来说,苏联第一个发射卫星,还是非常成功的。

  大大提高了苏联的影响力。

  因为“秘密报告”和“波匈事件”受到严重打击的社会主义阵营扬眉吐气。

  但光是发射卫星还远远不够。

  1957年11月7日,苏联纪念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阅兵仪式在红场召开。在这一次红场阅兵当中,苏联拿出了他们的弹道导弹,也就是R-5M导弹亮相。

  这可是苏联第一种搭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装备有一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射程约为1200千米,能够覆盖几乎整个西欧地区。

  赫鲁晓夫让大家看看苏联的实力。

  中国军事代表团看着这个导弹,还是非常羡慕的。毕竟这可是可以挂着核弹头的导弹。要是中国有这么一个大家伙,那么就真的很厉害了。

  很多人看着这个导弹,已经明白未来的战争模式都会出现变化。

  然后赫鲁晓夫把苏联那些强大的工厂都敞开让其他国家代表团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看看。让他们明白苏联工业的强大,让他们明白苏联的强大。

  所以这一次苏联很豁达。

  让大家随便看,随便问。这对于中国代表团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一次机会。之前虽然也参观过苏联的工厂,但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

  什么能看,什么能问。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中国代表团当然是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问。

  但中国代表团转了一圈这些工厂之后,除了羡慕苏联这些大型工厂之外,主席是心事重重。

  几天之后,主席就请了几个人开个小会。

  “主席,这是我们调查的情况。”

  魏红军拿出一份自己编写的小册子,道:“我们之前参观的几家黑色冶金工厂,他们大致上的工资已经调查清楚。赫鲁晓夫同志进行工资改革之后,这些工厂的经理,最低级别的工资在2000到2500卢布左右,最高级别的月工资是3500到4000卢布。”

  “工厂的总工程师工资低于经理,不过工资差距每个月大约是300卢布左右。再往下就是副经理、副总工程师、生产科长、技术科长等级别。他们的工资相比起经理每个月少了大约500卢布左右,比总工程师少了大于200卢布左右。”

  “不过这只是工资。他们这些干部除了工资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补贴。加上其他的补贴,这些工厂干部,包括车间主任级别的干部普遍月收入在3000卢布以上。经理级别的干部月收入达到5000卢布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除了这些月收入之外,工厂的这些干部在住房、车子,乃至于生活消费各方面也都有补贴。干部级别越高,这方面的补贴越高。这样的隐形补贴,每个月都不在少数。车间主任级别,每个月这方面补贴在500卢布到1000卢布之间。经理级别在这方面的补贴不会少于2000卢布。”

  听到这份工资数据,大家并没有多少表示。

  因为斯大林时期,包括斯大林去世之后几年当中,苏联的工资本来就很高。一些重体力工厂的实习工人工资都有500卢布,普通工厂的实习工人工资大约有200卢布、300卢布。大学教授、高级技术人员月收入超过10000卢布都是正常的。

  这些黑色冶金工厂的经理级别的干部,月收入超过5000卢布也不是什么很惊讶的事情。

  魏红军接下来继续道:“赫鲁晓夫同志工资改革的口号是,增加所有人的工资,这里面包括工人的工资。此次改革提高了工人最低工资,提高了将近100卢布。”

  “但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黑色冶金行业正式工人最低工资只有270卢布到350卢布,实习工人的工资就更低。有些只有150卢布到200卢布。普通工人当中大约10%左右的工人工资在1000卢布以上,20%左右的工人工资在800卢布左右,一半的工人工资在500卢布左右,还有20%左右的工人工资不到500卢布。”

  李福春补充道:“这只是工厂经理的工资,这些工厂往上还有更高级别的干部。他们的工资轻轻松松达到10000卢布。而且这只是黑色冶金工业领域的工资情况。其他工业领域的工厂具体数据各不一样,但大致的倾向是一致的。工资看起来都在提高,但干部工资提升更多,涉及到的福利待遇更高。”

  “以前苏联工厂,每一个级别的工资差距也不小。但赫鲁晓夫工资改革之后,现在的苏联工厂,每一个级别不仅工资差距大,而且各种隐形的福利待遇差距更大。如果以前这种隐形补贴每一个级别差距只有几十卢布或者一两百卢布,那么这一次改革之后,每一个级别的差距增加到几百卢布。而且越往高层走,每一个级别的差距会有上千卢布,几千卢布。”

  这一下大家才深吸一口气。

  赫鲁晓夫的工资改革方向不对啊?

  看起来干部工资和工人工资都是提高的。但干部的工资和福利提高惊人,而工人的工资提高有限,福利就更少了。两者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

  干部和工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中国也进行过两次工资改革。第一次是干部工资的缩减,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工资缩减数额不少,连主席他们的工资都减少了很多。第二次是增加工资,但高级干部的工资不动,主要是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和中下级别干部的工资。

  可是赫鲁晓夫的工资改革,明显和中国是两个方案。

  赫鲁晓夫一边批评斯大林同志时期的官僚主义,集权情况。

  但在工资改革上却比斯大林更加过分。

  经过这一次工资改革之后,干部和工人之间的待遇已经明显出现了巨大的差距。不仅工资上差距明显,更重要的是隐形的福利待遇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现在的苏联工厂,干部就是干部,工人就是工人,福利待遇工人已经和干部完全是两条路线。

  刘霄插话道:“各位首长,不仅仅工厂是这样的情况。在此次工资改革当中,政府部门的干部工资也是急速上涨,而且每一级别的工资差距都很大,福利差距也非常大。而且苏联的工资改革目前才开了一个头,他们的工资改革还在继续进行。”

  “我们这一次考察苏联工厂的时候发现,有些工厂领导以工厂的名义盖房子,然后却是工厂干部据为己有。同时工厂的交通工具,都成为了工厂干部的专车。”

  魏红军说出了目前苏联工厂特权问题。

  很严重。

  当然现在的苏联工厂干部的特权问题,还处于开始的萌芽阶段,原始阶段。但在魏红军看来,已经是非常严重。可以想象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特权问题是多么的严重。

  邓志辉也是开口道:“我们去参观苏联的农庄建设。苏联的机械化农庄发展倒是非常不错,耕地、种地、收割都是机械化,是我们很多农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干部占用集体资产的情况也是非常严重。就我们去的那个地方,农庄党委主席就以农庄的名义盖了小洋楼,号称是农庄的办公楼。其实我看就是农庄党委书记的私人别墅。”

  “一个农庄有几个小轿车,都成为了农庄干部的私人轿车。而且大家见怪不怪,可以看出这种情况已经很长时间。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邓志辉是最看不惯这些的。

  在国内他几次强调国营农场不允许建立超过规定标准的办公楼。一旦检查之后办公室超过标准,使用的干部一律先处理,后调查。因为邓志辉处理太严格,甚至导致有些国营农庄已经建好的办公室,都没有干部敢于进去办公的事情发生。害怕一旦进入办公,就再也说不清楚。

  邓志辉连办公室的规格都定的明明白白。

  突然在苏联看到苏联农庄的党委书记,竟然在农庄盖了小洋楼当成自己家,给邓志辉的冲击是比较大的。中共进入城市之后,也掀起了一番抢洋房的风潮。

  但那个主要是抢已经有的,而且都是级别比较高的干部。

  后来中央出手处理了一批。

  但邓志辉是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农庄党委书记,就敢建设小洋楼当自己房子。

  “TM的。”

  彭老总爆出了粗口道:“苏联军队看不出一点红军官兵平等的样子。一个排长月工资1800卢布,连长2400卢布,营长就是3000卢布。苏联那些将军月工资最少都是10000卢布,苏联那些元帅大将月工资在20000卢布以上。而且他们除了工资,还有军龄补贴,学位津贴乱七八糟各种补贴。苏联一个元帅一年的收入在30万卢布以上。如果有的元帅还担任政府职务,苏维埃代表,那么每一份职位都有工资和补贴,一年收入40万卢布的都有。这TM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元帅吗?TM的,跟国民党反动派的那些军官一样。”

  彭老总脾气大,有时候不管不顾。

  但他真的是看不惯这一点。

  中共军队从井冈山的时候开始,就一直追求官兵平等。虽然不可能真正达到官兵平等,但这是红军时期开始中共一直追求的。

  但看看苏联军队的情况。

  这都什么跟什么。

  一年收入30万卢布、40万卢布,这些钱要是在中国,你可以买下一条街。彭老总连目前中国军队当中,官兵之间这点工资差别都认为太大了,更何况是苏军这种情况。所以彭老总是真的很恼怒,嘴里面各种国骂都出来。

  大家也没说什么。

  因为彭老总性格就是如此。而且不少人这一次受到的冲击的确是比较大。赫鲁晓夫是苏共二十大之后开始进行工资改革的,谁能够想到是这样的工资改革。

  主席一直在抽烟,没有插话。

  一根接着一根。

  不仅是主席,在这里面的大多数都是老烟枪。大家一起抽烟,满屋子的烟雾。

  主席脸色很是凝重。此次来苏联,大家各有各的任务。本来大家的任务完成的很好。邓希贤、李福春、李先年他们和苏联方面又达成了几项合作协定。

  经济上中苏两国关系进一步绑定在一起。

  在党内合作方面,主席和魏红军几次跟苏共方面交谈,也是谈的挺好。包括赫鲁晓夫几次和波兰代表团交流,都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

  所以赫鲁晓夫希望中国出面说服波兰,调节一下苏联和波兰之间的问题。此次中国代表团来莫斯科,可以说是受到了热捧。不管是苏联,还是东欧国家,以及其他无产阶级政党都对于中国表达了很高的敬意。

  但主席知道自己这一次来苏联的目的。

  没有因为这些吹捧,人就真的飘飘然。主席知道一点,那就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真有离不开苏联。所以他这一次来莫斯科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要维护好苏联的威信。

  因此主席带着魏红军亲自出面和波兰党交流。

  在交流当中,主席很明确的表示,社会主义阵营需要苏联,国际共运需要苏联。积极的弥合苏联和波兰之间的关系。虽然苏联和波兰之间的关系没有完全变好,但也往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赫鲁晓夫是很感谢主席的出面。

  但赫鲁晓夫工资改革的问题,还是让主席陷入深思。苏联是大家的模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早年革命的时候,大家心目当中的共产主义就是苏联这样的国家。

  可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赫鲁晓夫的工资改革之后,这样的苏联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麻?

  社会主义国家是这样的吗?

  主席陷入了沉思。

  好一会之后,主席道:“杨上昆同志、胡巧木同志,今天大家说的话不要记录,我们自己说说就行了。出去不要和苏联同志们谈这方面的话题。”

  主席让杨上昆和胡巧木不要记录。

  然后脸色难看的道:“斯大林同志曾经说过。修正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比教条主义有更大的危险性。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口头上也挂着马克思主义,他们也在那里攻击‘教条主义’。但是他们所攻击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他们反对或者歪曲唯物论和辩证,反对或者企图削弱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或者企图削弱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现在苏联正在出现的就是修正主义。赫鲁晓夫同志的这一次工资改革,就带有非常明显的,资产阶级特权阶层的味道。他们通过在各级领导人员和一般工农群众之间实行了差别极大的工资等级制度,千方百计利用职权捞取经济收入。用高额收入来培育党内新的资产阶级势力。”

  “等大家熟悉了这种情况之后,苏共就会慢慢的沦落为特权阶层,苏联的社会主义也会结束。以马列主义为烟雾弹,为政治掩饰,对苏联人民实行反动专政;在‘建设共产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的说辞下复辟资本主义。苏联已经满满的落入了修正主义危险当中。”

  大家都是不说话,整个屋子里是鸦雀无声。

  修正主义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