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除非苏联所有的资源倾斜到这边,要不然一年之内肉类产量就增加60%到80%,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苏联又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有一定基础的国家。提高肉类产量没有那么简单。
魏红军道:“越是提出这种不切实际,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越是会打击他们的畜牧业。如此的急功近利,不要说是发展60%到80%,很有可能未来两三年当中苏联畜牧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很多数据会是假的,市场上实际肉食供应肯定会严重不足。”
“嗯。”
邓志辉点点头,忽然抬头看了魏红军。
魏红军笑了笑。
两个人配合这么多年,在工作上是非常默契的。魏红军虽然啥也没说,但邓志辉已经听懂了魏红军的意思。所以道:“你说要是苏联市场上肉食提供不足,到时候赫鲁晓夫会不会为了面子,加大肉食的进口量?”
“你说呢?赫鲁晓夫同志还是很爱面子的。”
邓志辉立马开始思考。
不要说是苏联,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目前都缺乏肉食。
东欧每年都进口多少中国的猪肉。一旦苏联市场上缺乏肉食供应,或者说赫鲁晓夫吹牛没能够实现。到时候苏联只能是大规模从中国进口肉食。
中国的畜牧业这几年发展还是可以的。
其实历史上,1963年到1965年当中,中国不少城市是逐渐的取消了“肉票”,一直延续到1978年左右。1978年国内猪肉供应突然不足,所以有些城市又恢复了“肉票”一两年时间。
甚至1965年全国范围之内出现了要求大家吃“爱国肉”的现象,就是因为1965年的生猪产量太高,猪肉市场供大于求出现的情况。
这几年中国的猪肉产量是稳步上升的。
所以出口也非常好。
如果明年苏联肉食不足,肯定会加强从中国进口更多的肉食。所以邓志辉在考虑,是不是1958年需要进一步支持生猪生产。
“今年的生猪情况怎么样?”
“你要是知道,都会吓一跳。”
“怎么了?”
“你知道今年一直到10月份,生猪出栏有多少吗?7400万头。按照以往的情况来说,接下来两个月生猪出栏会更多。按照农村工作部的预测,今年生猪出栏很有可能突破1亿头。这是有史以来生猪出栏数最多的一年。”
魏红军立马露出了笑容。
一亿头。
这只是生猪出栏的数量,也就是卖到市场上一亿头生猪。这几年生猪出栏的速度一直在增长,1956年的时候突破了7000万头,没想到1957年竟然有了一亿头。
“数据没问题。”
“当然没问题。买多少猪,供销社就要花多少钱。中间运输、屠宰场都有数据,我们统计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方面的数据,所以不会有错的。”
“存栏数呢?”
大量卖出去之后,各地还要留下一些猪继续养,明年每个月也要出栏。
邓志辉道:“年底存栏数会在1.57亿头左右。”
“有这么多。”
“嗯。”
邓志辉点头。
然后介绍道:“自从我们提高了生猪收购价格,提高了猪粪收购价格,以及其他方面的鼓励措施之后,不管是军队、农场、合作社,还是个体养猪,都有了迅速的发展。”
“不过你别看出栏一亿头,其实三分之一的生猪都是要出口的。所以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猪肉市场依旧是属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还有一个问题是地区不平衡,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猪肉供过于求的情况,但有些地区又是严重缺乏猪肉。这还是交通问题,以及我们的冷藏不行。猪肉大部分都要在当地解决,无法长距离运输。”
“是不是还有一个原因?各省都不愿意生猪长途运输?”
“有这个原因。”
邓志辉点头。
魏红军主持农村工作多年,所以一下就指出了问题。邓志辉也没有隐瞒道:“你想想,以现在的交通情况和运输情况,生猪如果跨省运输,运费就有多少?再说生猪运输本来就不容易。还有就是如果跨省运输,那么这些生猪就要在其他省份宰杀。屠宰税目前在地方是很重要的税种,要是去了其他省份,这份税收不就没了。”
魏红军点头。
各省都有各省的利益。对于各省的利益,中央要承认,这样才能够做工作。你要是不承认各省的利益,那么他们就会对中央有不满,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当然承认地方利益的同时,也要做到地方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的大局。
“这个问题还是要想办法解决。如果实在不行,那就扩大罐头厂。引进一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把罐头的价格打下去。到时候也让广大的县乡地区也能够尝一尝罐头的滋味。”
“行。我和其他同志们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去解决猪肉产量不平衡的问题。”
地域不平衡,从很多方面都会体现出来。
就像是猪肉也是。
有些地方猪肉已经足够多,以至于供过于求。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东北,还有就是江苏等地。现在的猪肉产量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所以这里的猪肉供应几乎是敞开的。以至于东北某些城市和江苏的一些城市,包括上海等地已经有呼声,要取消“肉票”。
因为市场供应的猪肉,已经完全够当地消费。在大家的收入提高之前,猪肉供应已经是足够的。
但有些地方猪肉供应严重不足。
供应不足怎么办。
现在的交通条件和运输条件,想要从其他地方把猪肉运到其他地方非常不容易。天气热的时候,短时间之内猪肉就会变坏。
这个在短时间之内是很难改善。
不过再难改善,也要做一些动作。要不然再过几年,很多地方就会猪肉泛滥,而有些地方猪肉依旧是严重不足。
邓志辉问道:“1958年再增加3000万头左右的生猪,你觉得苏联和东欧能不能消化掉?”
“应该可以。”
魏红军点头。
赫鲁晓夫牛都吹出去了。到时候苏联市场肉食品不足,到时候从中国收购猪肉,应该是不成问题。魏红军给邓志辉出注意道:“不要只是考虑苏联和东欧,还可以考虑朝鲜和越南。朝鲜和越南人口加起来可是足足4000多万,这市场可一点都不小。最近重工业部和朝鲜方面谈关于使用朝鲜茂山铁矿的谈判,想要把茂山铁矿用在抚顺钢铁厂。我们进口朝鲜铁矿石。我听说是要用卢布购买,但我国的卢布也没有那么多。那就用猪肉,朝鲜市场目前是极度缺乏猪肉。东北那边的生猪产量越来越高,就用猪肉跟人家换铁矿。”
“越南那边也是一样。他们也是刚刚结束了战争,国内经济不好,市场非常缺乏肉食。可以让对外贸易部去考察一下,看看我们和越南如何增加经济上的合作。双方贸易的发展,既能够帮助越南经济的恢复,也能够帮助我们进口一些我们需要的东西。”
邓志辉点头。
道:“嗯。我之前还有些担心,如果明年生猪产量继续提高,再增加三四千万头,到时候怎么处理。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这样的好机会应该把握。这一次我国又合苏联达成了好几项合作协议,必须要增加出口,来缓解经济压力。”
“我们就是要提前判断,做好准备,才能够打胜仗。”
魏红军道:“经过苏共二十大和‘秘密报告’的动荡之后,赫鲁晓夫同志需要提高国内百姓的生活水平,以此来重新恢复自己的声望。东欧国家更是需要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来阻挡之前的冲击。但他们之前都是大规模发展重工业,想要短时间之内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但他们现在想要改变目前局面的心情又是很急迫。所以这正好是我们的机会。我们的轻工业和农副产品要做好准备,大规模的出口到苏联和东欧,给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现在我国依旧处于高积累状态,想要减轻农村的负担,就需要轻工业和农副产品挑大梁。”
“这个高积累的状态,估计还要持续到三五计划。”
邓志辉叹口气。
谁不知道迅速改善民生,会得到很高的声望和支持。
但中央为什么不这么做。
因为中国目前处于高积累的状态,需要筹集资金投入到重工业上。邓志辉也是参与过二五计划的,明白二五计划之后,中国的重工业投资不可能停止。最起码也要经过三五计划,中国的重工业才能够慢慢的减少投资。
因此一直到那个时候,农村依旧要“剪刀差”。
魏红军鼓励道:“不用担心。现在全国经济在发展,中央财政越来越好。农村经济也是一天比一天好,未来会更好的。”
“嗯。”
邓志辉和魏红军交流之后,立马开始做计划。
农副产品出口。
猪肉是拳头产品,所以明年主要工作就是生猪产量。然后是其他果蔬罐头,这也是在苏联和东欧最为畅销的产品。以及天然橡胶、咖啡这些产品,明年也要增加出口。
当然邓志辉开始考虑,和朝鲜、越南的问题,还需要和周彬商量,也要汇报给陈运、邓希贤。看到邓志辉开始工作,魏红军没有打扰他。也开始考虑自己回国之后要处理的事情。
1029 反修正主义
中国代表团回国之后,按照惯例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一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给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以及其他一些中央干部,汇报了这一次去苏联的工作。
虽然是主席带团去的。
但该汇报工作还是要汇报工作,因为这就是工作程序。
整体来说这一次去苏联成果满满。
先是完成了维护苏联地位,稳住了有破裂倾向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是此次去苏联最重要的事情。这个事情中国完成的非常圆满。
然后是进一步加强了中苏合作。
中苏之间从经济合作开始到国防合作,各种合作是越来越深入。苏联愿意给中国的工业技术。国防技术也是越来越多,一些敏感的国防技术也在转让之列。包括在接收中国留学生这边,也愿意让中国留学生接触一些敏感的技术。从1947年开始到现在十年时间,中国往苏联派遣的留学生数量,光是学生数量就打到了近三万人。
除了学生之外,还有很多技术人员。
他们是直接去苏联工厂,跟着苏联技术人员学习。这一部分技术人员数量就有7000多人。
而且中国还向苏联工厂派遣了大量的工人去学习技术。他们去苏联都是当实习工人的,工资都是最低待遇,但是要参加繁重的劳动。可是中国各个工厂都愿意给苏联派遣工人。
因为别看他们去苏联拿到的工资是实习工人工资,但也比中国这边的工资高好几倍。更重要的是,在苏联工厂可以学习。在苏联这些大工厂学习,可以迅速积累经验,回国就可以成为工人技术骨干。甚至一些聪明的人学到了工业运转的情况,回国之后担任车间主任这样的职务。这几年去苏联当实习的工人就有16000多人。
当然还有不少其他方面渠道进入苏联学习的。
全都加起来数量真的很多。
此次中苏两国合作,在留学生问题上也达成了不少合作协议。
而且因为这一次中国发挥的作用太大,在东欧的影响力是持续的增加。中国成为了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的润滑剂,粘合了社会主义阵营,没有让他真的破裂。
因此中国和东欧国家之间也签署了不少合作协议。
东欧国家愿意转一些重工业给中国,或者愿意给中国一批机器设备来换取中国在轻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上的支持。东欧国家虽然实力不如苏联,但在工业上也各有各的独到之处。
此次汇报工作,主要是谈这些问题。
不过汇报完工作之后,主席心中还是留下了深深的忧虑,那就是赫鲁晓夫的工资改革。
走的太偏。
看不出一点点的社会主义工资改革的样子。
更让主席担忧的是,苏联党内已经有一批特权阶层。他们把苏联的生产资料,虽然没有直接占为己有,但以各种名义霸占着。他们虽然不是资本家,但却成为了党内新式的资本家。这样的新式资本家,和传统的资本家不一样,所以很多人会忽视,不认为是资本家。
但主席却真切的感受到了,这其实就是资本家。只不过形态不一样,反而更加隐蔽,更加危险。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苏联的工人阶级没有发现这种问题的危险性。
这个是让主席最担忧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已经不是资本家个人所有。但掌握生产资料的政府机构,却是一个个具体的干部来代表。他们这些人如果成为了新式的资本家,那么依旧是摆脱不了剥削人民群众的本质。
这个和国家控制生产资料,进行高度积累又不一样。
国家控制生产资料,然后进行高度积累,虽然极大地影响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但这个目的不是为了党内干部个人享受,而是为了进行国家重工业建设。
只有重工业建设有了基础,其他轻工业和农业才能够收益,才能够发展起来。最终最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国家的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高积累最后还是会用在全国人民群众身上。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