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王秋云已经不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而是指挥过几十万部队的军队高级干部。
王秋云知道,对于对手战斗力的判断,直接决定接下来如何制定中印战争的战略战术。
敌人的战斗力强,有强的打法。如果敌人的战斗力弱,那么就有弱的打法。
中印之间还没有打过仗,所以对于印度军队战斗力大家都只是估算的。魏红军是第一个如此看低印度军队战斗力的。
王秋云看着魏红军,好一会之后道:
“你这是给我出难题。不过我们搭档那么多年,你的判断一直是对的。说吧,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魏红军站起来,来到地图前面道:
"你看看,我们国家和印度边境线有
2000公里。印度是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我们和印度之间因为这一次战争结下仇怨,那么未来我们两国之间会一直不安宁。”
“美国很强大,非常有钱。只要他们愿意,可以一直支持印度和我们对峙,这对于我国非常不利。因为我们需要常年和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大国进行对抗。”
“所以我需要一战彻底打断印度的脊梁,彻底打断印度中央的权威,让印度地方势力迅速崛起。该独立的独立,该拥有地方权力的成为不听中央命令的地方诸侯。只有这样印度才不会成为我们长期的对手。”
王秋云看着地图,道:“你要打断印度脊梁,要打断印度中央权威,那需要我打到什么程度?”
“第一,要打大的歼灭战。如果只是灭掉敌军一两个旅,虽然也是胜利,但对于大局没什么影响,也不需要你专门出马。我需要你成建制的歼灭印度军队最少
20个旅,如果可以歼灭30个旅是最好的。”
“印度国防军号称120万人,但我是不相信的。印度不可能有这么多部队,印度中央控制的国防军野战部队能有五六十万已经是印度财政的极限。剩下的部队,
应该是把一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武装都算了进去。所以此战我们要是能够成建制歼灭七八万人,十来万人,印度国防军立马就会元气大伤,丢失对于地方的威慑力。"
印度的旅级单位和中国的旅级单位不是一回事情。
印度的旅,大部分情况是下辖三个营,每个营下辖四个连,连下辖三个排,
也就是3-4-3的编制。所以旅级单位的人数人在2000人到5000人都有,没有一个固定数量。5000人的旅级单位,都是印军王牌部队。
印度到底有多少部队,就是美国和苏联情报机构都不是非常清楚。因为印度军队的部队编制混乱,以及印度军队编制太夸张。
但魏红军判断,印度的野战部队的规模也就在五六十万人左右。
因为目前印度的经济规模预测在300亿美元以上,但财政收入还不到10亿美元。
之所以有这种判断,是因为印度要进行第三个五年计划,需要筹集20亿美元。也就是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投资规模在20亿美元左右。
可是尼赫鲁几次调整计划,都筹集不到20亿美元。所以只能是不停的压缩三五计划的投资规模。
这可是五年投资计划,也就是五年筹集的资金数目。但尼赫鲁政府五年筹集
20亿美元都做不到,可以想象尼赫鲁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情况。
所以印度政府有不少人,公开要求尼赫鲁加大对于大地主、大企业、土邦王公、刹帝利家族征税。因为印度大量的财富集中在他们身上。
不过尼赫鲁又不是傻子,这些人都是印度地方实力派。哪里是你想要征税就能够成功的。
印度财政收入才这么一点点,还要进行五年计划,所以每年的军费是很少的。
就这点财政收入魏红军才不相信印度能够养活120万部队。
当然印度的确是有这么多部队。但很多部队都不是中央控制的国防军,一半部队是类似于民国时期地方保安团性质的部队。他们的战斗力很弱,武器装备也差,
但却是地方实力派手中的地方部队,而不是中央政府控制的国防军。
所以魏红军的目的就是,歼灭印度中央控制的国防军部队。
“20个旅,30个旅。”
王秋云看着地图点头道:“郑伟山报告当中说,新疆和西藏地区有印军13个旅,克钦专区这边先头部队有5个旅,加上后续部队应该还有10多个旅,或者更多。”
王秋云仔细分析情报,缓缓的点头道:“可以。”
魏红军继续道:“第一步就是打歼灭战,这样一定会造成印度军队大混乱。到时候部队追击,掐断西里古里走廊。从地理上隔绝印度和东北部之间的关系。印度东北部几个邦,本来就不是印度国土,只是后来英国人把他们粘合在一起。这里的独立势力一直和印度中央对抗,只要我们掐断西里古里走廊,这几个邦自然会选择脱离印度。”
只要歼灭足够的印度政府国防军,那么印度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暇顾及东北部地区。
东北部地区独立势力一直很强大,一直在反抗印度的统治。
“这个走廊应该容易控制。”
王秋云点头。
王秋云从地图上可以大致上看出西里古里走廊的宽度,应该只有几十公里。“第三,不攻占印度首都,但要吓唬印度中央政府。如果可以一定要做出大部队进攻新德里的声势,甚至可以派遣精锐部队直插新德里的动作。要让整个新德里震动,要吓唬新德里的官员,富豪,市民全都逃离新德里,要是能够逼迫印度中央政府逃离新德里是最好的。”
中国不是早期英法这种殖民帝国,也不是沙俄这种随便吞并国土的帝国主义国家。
也就是说,中国和印度打仗,是不可能和早期英法一样殖民印度,也不会和沙俄一样占领印度国土。
最后还是要撤回去,除了自己的土地之外,不会随便提出领土要求。
但离开之前魏红军还是要再给印度政府和尼赫鲁重击。“逼迫尼赫鲁撤离新德里?”
“对。一个中央政府一旦撤离国家首都,接下来必然会是丢失积累的声望,会被全国百姓唾弃。这个包括尼赫鲁,也包括印度中央政府。印度不仅仅有国大党,
还有很多其他党派。一旦尼赫鲁丢尽脸面,丢失声望,那么接下来印度中央政府首先就会动荡,各个党派都会追逐中央权力。等结束混乱,印度中央政府稳定下来,地方都不知道会乱到什么地步。”
王秋云深吸一口气。
因为他已经明白,魏红军想要的是什么。
好一会之后,王秋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老王,我判断印度军队战斗力下降很厉害,他们的战斗力应该也就是常凯申集团的二流部队水平。但正所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你可以部署歼灭战,但你可不能让我们的作战部队真的轻视他们。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我们必须要以对待常凯申王牌部队的态度去打仗。”
“我明白。”
王秋云变得很严肃,因为魏红军的期待太高。
“老魏,你说的我都记住了。我待会马上就要去前线,我要亲自去了解前线的情况。”
“嗯。”
一定要打大的歼灭战。
历史上张国化想要全歼印军一个旅,
结果战斗计划上报给军委之后,被总参谋部给否了。因为军委总参谋部认为全歼印度军队一个旅的计划太冒险。
最后还是主席拍板,同意张国化的计划。要不然就没有历史上那么畅快淋漓的战斗。
第一次反击战打的太轻松,中央才发现印度军队不过如此。所以第二次反击的时候,军委要求歼灭印军两三个旅。
现在其实一样。魏红军之所以专门和王秋云谈话,就是告诉王秋云,制定作战计划可以更加大胆。
要是顾虑太多,第一次只是歼灭几个旅,那就太浪费解放军的战斗力。第一次印军没有准备的时候,直接歼灭十几个旅的印军部队,一战就彻底奠定胜利。
王秋云和魏红军谈完了之后,立马给军委报告,他需要组建司令部和政治部。时间紧迫,所以没有时间重新组建司令部和政治部。军委让王秋云直接选择最熟悉的参谋团队组建司令部。王秋云最熟悉武汉军区,所以王秋云直接从武汉军区带走一整个团队,组建司令部。然后昆明军区政治部转为前线政治部。
任命原武汉军区参谋长钟云担任司令部参谋长。任命原昆明军区政治部主任胡荣桂担任政治部主任。
军委批准之后,王秋云要求钟云带着武汉军区参谋团队直接去前线组建司令部,王秋云和徐力青两个人则是坐飞机去了前线。
1117反击作战
“还不行。”
王秋云来到云南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汇总各方情报。因为留给王秋云的时间不多,王秋云需要尽快了解目前前线所有的情况。
虽然魏红军给王秋云交底,表示印度军队战斗力一般。但王秋云依旧是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因为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战斗,要是打的不好,直接影响后续中印之间的关系。
好在王秋云组建的司令部,是直接从武汉军区成建制的带过来的。所以不需要任何的磨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经过几天的情报汇总之后,王秋云和徐力青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是西藏军区的干部和云南这边的部队干部。
西藏军区司令员郑伟山,政治委员杜坪,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吴中,新成立124军军长连汉,政治委员高德喜。
云南这边46军军长蔡德宝,政治委员王泽坤;16军军长徐齐肖,政治委员张立雄;昆明军区利用地方部队重新组建的17军军长梁中宇,17军政治委员王延全;从广西调来的40军军长成少福,政治委员徐道兵;以及原17军改编的克钦生产兵团司令员范朝礼,政治委员陈贺乔;还有炮兵副司令员李勇等人参加了会议。对于这些干部,有些王秋云比较熟悉,有些需要重新认识。像蔡德宝,红三军团出身,又跟着红六军团长征,抗战编入了115师。后来在冀东成名,在八纵大放异彩,最后在东北成为了我军高级将领。
王泽坤是冀东大暴动出身的干部,在八纵34团表现出色,成为八路军一名合格的政工干部。蔡德宝来到八纵在平西发展的时候,王泽坤调过去担任副政治委员。慢慢的两个人开始搭档,后来成为了
46军的军政领导。
40军军长成少福是红25军出身,抗战时期在晋察冀三分区,解放战争跟着黄勇去了东北,成为40军前身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旅长。徐道兵是跟着夏侯文开辟察东根据地的干部,后来八纵组建特务第二旅,担任了政治委员。特务第二旅后来编入杨得志第一纵队,徐道兵也成为了13兵团干部。解放后调到40军当政治委员。
炮兵副司令员李勇之前就是武汉军区炮兵司令员,是最早跟着王秋云和魏红军进入盛县的干部。
16军,新成立的17军,以及克钦生产兵团都是曾经陈赓兵团的部队。
“得让印度军队继续前进。”
“印度军队如果继续前进,那就不只是争议地区,他们先头部队会进入我们的实控地区。”
徐力青这一次重新上战场,也是非常谨慎的。
王秋云点头道:“这就是我的意思。
我就是要让他们长驱直入,进入我们的实控地区。他们越进入我们的地盘,此战越好打。”
徐力青虽然是政工干部,但也知道诱敌深入。
再说徐力青知道自己虽然是政治委员,但王秋云毕竟是大将,又是我军出名的战将,在战斗指挥上不好干涉太多。
“同志们,我想把印度军队放进来,
打一场大的歼灭战,大家也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可以。”
虽然都是一样的军长,但也是有区别的。
就像是蔡德宝,资历深,级别高。虽然是军长,但定级是副兵团级,授衔是中将军衔。而像17军军长梁中宇定级正师级,只是一名大校。而且46军是王秋云带出来的15兵团嫡系部队,在武汉军区待遇很高。15兵团44军去了朝鲜,留在了东北。45军从广西剿匪回来之后就驻扎在武汉,46军驻扎长沙。
“在克钦专区外围,印军先头部队五个旅,不到两万人的部队。看看他们目前的行军路线,哪里是来打仗的。部队的行军部署,更像是来旅游的。这是一支完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部队。诱敌深入,把这五个旅的部队一次性全部歼灭,是完全有可能的。”
蔡德宝他们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
印军部队的行军一看就是漏洞百出。
总共不到两万人的部队,蔡德宝认为完全可以歼灭。
“五个旅?不够。”王秋云摇头。
王秋云插话,让蔡德宝愣住了。把印军五个旅装进口袋当中,蔡德宝认为自己已经很大胆了。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印军的战斗力。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