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995章

作者:随遇而安

黑龙江是直接废除了县级运输公司和少量的专区运输公司,把这些运输公司手中的卡车全都并入到省属运输公司当中。

当然黑龙江本来的想法不是如此。黑龙江本来是因为货运任务太重,所以把全省的力量集中起来发展了大型运输公司。可是等稳定下来之后,重新想要发展基层运输公司,才发现县乡农村合作社已经填补了县乡地区的运输需求。

“所谓的冲突就是一些基层政府运输公司觉得合作社货物运输公司抢了他们的生意,所以想要打压他们,抢回他们的市场罢了。”

听到陶朱和欧阳秦的话之后,柯青石在旁边没有丝毫掩饰的说话。

虽然是刚刚来到中央,但柯青石的脾气一点没改。很直接道:“目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对于货运需求非常大。政府的运输公司无法满足,无法覆盖全部的货运领域,让集体企业来发展,这是好事情。”“就像是上海周边的那些农村。货物运输完全交给了合作社运输公司,结果他们满足了上海一半的农副产品需求。”

经过部署,上海开始生产大量后三轮摩托车,主要就是卖给这些新发展起来的货运公司。他们就是用这种后三轮摩托车,给上海运送一批又一批的农副产品。

这些运输公司最厉害的就是灵活。

国营运输公司任务重,运输大宗物品,不喜欢接散单。但这些集体企业出来的运输公司,他们是走街串巷,下乡帮各地合作社完成运输任务。

当然这些后三轮摩托车组成的运输公司能够有大发展,也和目前中国石油产量大增是有关系的。现在中央可以大规模的在市场上投放汽油和柴油。

“其实我认为黑龙江的做法最适合。省市成立一些大型运输公司,主要负责大宗物品的运输。至于下面一些散货的运输,可以交给集体企业来负责。政府机构何必要和集体企业去抢夺生意。”

“我们的地方政府应该仔细学习九大和十大的精神。九大和十大一再强调混合所有制企业,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那些地方运输公司,有基层政府的股份,有合作社的股份,虽然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但股份一般都掌握在基层政府和集体手中。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打压这种企业?我们不仅不应该打压这些企业,反而应该是鼓励他们的发展。因为这些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填补计划经济顾及不到的地方。”

九大、十大,都非常明确的表示混合所有制企业是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但还是有很多干部把这些企业打入另类当中。

柯青石说的就是这个。

“我同意柯青石同志的意见。”

邓志辉开口。

农村工商业是农村工作部一手发展起来的。你不能说现在农村工商业发展起来了,就说他们影响国营运输公司,就要取缔他们。

这样以后政府在农村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自从农村工商业发展起来之后,

1961年农村公粮收入52亿人民币,但农村工商业税收已经达到了71亿人民币。

农村工商业的发展,不仅给政府创造大量的税收,还大大提高了农村人民群众的收入。

所以谁要是打压农村工商业的发展,

邓志辉都不能同意。

邓志辉继续道:“这些不同所有制运输公司的发展表明,我们的县乡地区对于他们是有需求的,而且需求很大。既然有需求我们怎么能去打压他们。难道我们的国营运输公司能够保证可以满足县乡地区的货物运输需求?”

"1959年到1961年,我国遭受了严重的干旱,全国的农产品数量急剧下滑。

全国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也是萎缩的非常厉害。在这种情况之下县乡地区依旧有这么多运输公司出现,表明我们基层经济的活跃性很强,对于货运的需求很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我国北方地区依旧有干旱,但相比起1961年已经是好了很多。今年我国的农业一定会反弹,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也会重新活跃起来。也就是说今年我国县乡地区的货物运输需求,会远远超过1961年。如果这个时候打压那些合作社运输公司,那么县乡需要的货物运输,谁去填补?”

1962年也会有旱灾,只不过目前来看全国的旱的灾比1961年会好很多。

有些地区的春耕已经开始,相比起

1961年旱情减轻很多。特别是江苏和浙江地区,很多之前因为干旱断流的小河小江,都开始有水。

北方地区也是一样。

冬天的时候,虽然下雪不能说很多,

但也已经下了好几次大雪,大大缓解了这几年的干旱情况。

所以大家大致上可以判断,新中国成立之后最严重的全国性干旱要过去了。

邓志辉说完之后,邓希贤也是开口道:“邓志辉同志说的非常有理。我们要明白一点,那些运输公司不是突然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因为基层有货运的需求,才会诞生了这些运输公司。这个因果关系我们不能混淆。”

“理解了这个因果关系,我们怎么调整政策,就有了标准。魏红军同志在十大政治报告上说过的‘四个有利于',正适合目前这种情况。我们要分析这些合作社发展起来的货物运输公司,是不是符合这个标准。要是符合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打压他们?为什么要取缔他们?”

魏红军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大家讨论。

现在慢慢的,中央的整体经济思路开始出现潜移默化的变化。对于一些新生事物不再当成是妖魔鬼怪来警惕。

“对。”

周彬也是点头。

道:“国营运输公司要承担的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运输。基层成长起来的运输公司,他们主要是活跃县乡经济。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我们不仅不应该打压,而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让他们更好的配合。”

“交通部现在要做的是,制定更加详细的货物运输规定。把那些野蛮生长起来的货物运输公司往更加正规的方向引导,

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陈运看了一下魏红军。

发现魏红军没有要发言的意思,所以道:“王守道同志,同志们的意见你都听到了。你是什么想法?”

王守道没想到这个问题一出来,就被这么多人炮轰。

但这也不是交通部的事情。

是地方政府想要这样。因此王守道开口道:“我回去之后,会和交通部的同志们商量,看看如何制定更加详细,明确的货物运输规定。”

“好。”

陈运点头。

魏红军这个时候开口道:“陈谈秋同志,书记处要给地方党委下发通知。对于这些没有违法,也没有违背社会主义经济的新生事物,不要动不动就要取缔,要打压。我们对于新生事物的出现要多观察。必须要让地方党委多学习十大精神。”

陈谈秋是以主持书记处日常工作的书记处第二书记的身份参加了这一次会议。

但陈谈秋很低调。

对于会议内容,不会随便发表意见。

陈谈秋听到魏红军的话,点头道:

“好。”

交通部的问题结束之后,李福春开口道:“自从上一次钢铁会议决定钢铁工业发展氧气转炉炼钢之后,几个改造的钢铁厂都大获成功,炼钢能力大大增强。从这一次的改建来看,100吨的氧气转炉生产效率比我们大型钢铁厂目前使用的500吨平炉还要高。那些地方钢铁厂使用30吨和50吨转炉,炼钢速度就大大提高。”

“虽然这是好事情,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广州钢铁厂进行氧气转炉炼钢技术改进之后,产量迅速突破100万吨。广东那边还想要继续投资扩建广州钢铁厂,但广州钢铁厂目前根本没有足够的铁矿石来支撑广州钢铁厂的扩建。”

陶朱插话道:“广州钢铁厂的确是出现了李富春同志说的这种问题。本来广州钢铁厂建立的时候,设计年产量就是30万吨。后面几次扩建之后,设计年产量大约在70万吨左右。但1959年进行了氧气转炉炼钢改造,同时对于钢铁厂进行扩建之后,产量迅速增加。现在广州钢铁厂出现的问题是,铁矿石的不足影响了钢铁厂的扩建。

陶朱说完之后,李福春继续道:“这个问题不仅仅发生在广州钢铁厂。我国目前的钢铁厂,大部分设计产量很高,但实际产量低。但随着我们进行技术改造,实际产量迅速接近设计产量。江苏那边也发生了这些问题,所以现在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铁矿石开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过英国商人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想法。”

1141英国商人的建议

“是。”

陶朱接话道:“我在广东的时候,一些英国商人对于我国市场上钢铁不足的情况非常不满。因为市场上钢铁供应不足,

所以英商在广东成立的一些工厂,无法扩大产量。特别是自行车厂,英商在广东成立的全部自行车厂的设计总产量达到700万辆。但实际生产量还不到一半。之所以发生这种问题,并不是因为这些工厂的生产出现什么问题,或者工人方面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供应的钢铁不足。”

“不仅仅是自行车厂,广东其他很多轻工业工厂都有这个问题。因为钢铁供应严重不足,制约这些轻工业工厂的产量。”

为什么中国一定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就是原因。

重工业是一切工业的基础。重工业发展不起来,轻工业的发展就直接受到压制。这几年中国重工业虽然一直在发展,

但钢铁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直接制约中国轻工业的发展。

这种制约,不仅仅是制约国内的企业。包括那些中外合资的企业,也可是受到这方面的制约。

“十大之前,有些英国商人找到了我们。他们听说广州钢铁厂产量大增,但因为缺乏铁矿石短时间之内无法扩大产量。

所以他们的意思是,他们可以出面从其他国家进口我国所需要的铁矿石。但要求我们每年必须要保障他们工厂所需要的钢铁。具体每年的份额,他们愿意和我们商量。”

英商对于和中国合作是非常满意的。

中国的农民的确比不上那些专业工人,但中国的农民他们非常愿意学习。他们学习的那种劲头,根本不是英国殖民地那些国家百姓能够相比的。

中国的农民经历过最黑暗的旧中国。

因此进入新中国之后,他们翻身做主人,

生产热情就完全不一样。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他们真的是不怕苦,不怕累。

而且别看新中国成立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现在的中国农民和旧中国的农民相比,已经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这些中国农民在解放后经历了互助组、合作社,

参加过政府大型项目,这些都需要高度的组织性。所以中国的农民已经不是以前小农经济的那些农民。他们在组织纪律性上虽然比不了解放军,但比很多国家的军队还要强大。

这样的农民进入工厂之后,表现出来的组织性,让英商是叹为观止。英商本来还很担心这些农民没有接受过工人的训练,可能会不适应工厂生产。但经历过农村合作经济的中国农民,迅速使用工厂的合作生产。

对于这些农民出身的工人,英商非常满意。

包括对于中国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是如此。宝安专区那边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

那真是什么都缺乏。厂房、住房、交通,

几乎都是零。但中国这边直接派出十万基建工程兵部队参与建设,几年之内宝安专区就出现了一个工业城市。如果缺电,广东省政府就能够迅速组建一个火力发电厂。缺水,就迅速在全城打造自来水系统。反正只要缺什么,中国政府都能够迅速完成配套设施。

所以来广东投资,英商都是非常满意的。

唯一不满的就是钢铁不足。

这个问题一直制约不少英商的利润。

他们很多工厂设计产量很高,但到目前为止都没能够达到设计产量,这是他们非常不满的。他们也想过帮忙进口一些钢铁来解决中国市场钢铁不足问题。但他们计算一番之后,发现他们自己进口钢铁,还要交关税,然后再通过一些运转,产生的成本太高。

现在他们看到广州钢铁厂产量可以增加,唯一的问题就是铁矿石不足。他们又开始心里痒痒,就给陶朱、陈涛他们出了主意。

那就是他们可以帮忙购买铁矿石。

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年必须要先保证他们的钢铁需求。

“进口铁矿石?”

陈运想了想道:“外汇问题怎么解决?”

“这方面英国商人也给出了建议。”

李福春道:“英商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我们直接用外汇购买他们手中的铁矿石,这样他们就是做一个中间商,铁矿石价格不会比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高多少,他们挣点中间的利润。其他方面就没有要求。”

英商是真的很聪明。或者说做生意,做贸易已经在英商这里是深入骨髓。只要是能够挣钱的买卖,

英商就能够想到各种各样的方法。

就像是铁矿石生意。

和中国做生意的英商,是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因为中国每年投放市场的钢铁数量是一直在增加,但钢铁不足的局面反而越来越厉害。这就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

英商和中国不一样。

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铁矿石,价格波动会很厉害。甚至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直接出面购买铁矿石,还不知道要打通多少关系。但英商要是出手,就没有这么多问题,轻轻松松就能够搞到铁矿石。甚至可以利用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机会,操纵铁矿石期货价格。一圈下来利润绝对惊人。